泰国引爆东南亚电动车市场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为跟上国际主流的减碳目标,响应《巴黎协议》以降的净零永续承诺,并基于经济发展与吸引外资等考量,泰国政府在特定的几个领域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其中,电动车市场的潜力庞大,且汽车产业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由于产业链涵盖广泛,都被视作攸关国本的重点扶植领域。泰国一向有东方底特律的称号,又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车辆生产基地,自然要在电动车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毕竟,电动车被看好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即将要广泛成为人类生活的日常、影响每天的出行方式。

根据泰国联合外国商会(JFCCT)前主席、前贸易院顾问康树德表示,泰国长期都是亚太地区的汽车制造中心,从零组件到车体的组装,乃至上下游一级二级的供应链都很完整,技术也相对成熟,若要转型为符合电动车市场的需求,技术的引进、人才培育与基础设施的建置尤为重要。

受到泰国政府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承诺碳中和的影响,康树德在2021年便整合了来自台湾的充电桩系统商Noodoe,于泰国自创ESPRO品牌,主打东南亚的电动车充电站市场。除了硬件的设置外,更是看好后续的周边商机,锁定充电桩软件服务,以及车联网管理系统等多元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泰国投资委员会也从2020年开始,便持续推动针对电动车主要零部件的投资奖励,其中也包含在既有的1000多个充电站之外,逐步扩充,未来几年要达到拥有1万2000座快充站的目标。

图为2022年12月22日,行人走在泰国曼谷一百公司的户外装置场地。(Reuters)

此举吸引了泰国的大型集团,例如Energy Absolute(EA)、泰国石油(PTT)等业者的抢进,在商场、新建的大型集合住宅,以及加油站等地方,都可以看到不同厂牌的充电桩,提供日益增加的电动车充电所需的服务。

不久前的一则当地报道,发现在曼谷热闹的市区,已开始出现以电力驱动的嘟嘟车,穿梭在复杂的巷弄与车阵中。虽以现行价格来看,以嘟嘟车为谋生工具者不太可能全面替换成电动车,但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从普通到高端的自用车市场,泰国真的要开始迈入电动车时代了。政府出台的“3030”政策也支持这点:要在2030年以前,至少30%的出厂汽车必须是电动车(约莫75万辆);从2035年起,泰国全境将只售电动车,不再贩卖汽柴油车。

美国知名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去年正式进入泰国市场,在12月7日的发布会当天,光是在网络上Model 3和Model Y的预购数量就超过4000台。以泰国的物价水准来看,这两款电动车的售价都不算便宜,特斯拉Model 3要199万泰铢(约45.6万港元),而Model Y售价230万泰铢(约52.7万港元),相当于泰国人平均年收(约30万泰铢)的七倍。

不过,对大部分泰国人而言,购车贷款成数是可以拉到很高的,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拿到100%的银行贷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社会新鲜人,送自己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买辆好车。

当然,除了高端电动车市场外,价格相对实惠的中国产电动车,也吸引不少中产阶级的目光。尽管泰国仍是日系车厂与汽车相关企业的大本营,但由于优惠政策的影响,中资背景的比亚迪、长城汽车等,都锁定泰国车市大举扩张。以长城汽车为例,截至去年底,全泰国直营与加盟店面已超过60家。

图为2021年8月29日,泰国曼谷反政府抗议者在参加“汽车集会”。 (Getty)

中国品牌低价抢市场

另一方面,价格方面的优势也有助于中国厂牌进军泰国。同为电动车,特斯拉动辄200万泰铢,日系的丰田2022年推出的首款量产型电动车bZ4X,经过政府补贴后的售价仍高达183万泰铢;而中国东风系列的Volt City EV,则推出简配版电动车,仅售32万5000泰铢,可谓目前的市场最低价。只不过泰国民众是否买单,抑或是对品质仍有顾虑,而宁愿选择较贵的美系日系车款,仍须拭目以待。

不光是车厂间竞争激烈,瞄准电动车一二级供应链,以及连带的零组件与组装服务,甚至是周边的商机等,更多的大厂这几年也争相加入电动车赛局。举例来说,来自台湾的富士康集团,已和泰国石油PTT成立合资公司Horizon Plus,计划投资高达20亿美元(约157亿港元),在未来几年内引进富士康的模组化开发平台,以及其他提供造车全方位解决方案的软硬件服务。

此外,像泰国本土的新创公司MuvMi,就结合了长年经营水陆交通的Chao Phraya Express公司,打算研拟发展电力为主的市区交通方案,来代替虽具有特色却伴随高污染的嘟嘟车和柴油动力接驳船。

随着5月泰国大选临近,加上对永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承诺,电动车相关政策确实是可以吸引外资的极佳题材。不过仔细检视各党派候选人的政见,多数仍集中在民生与廉政议题,或是聚焦该党首相候选人本身的明星光环,鲜少提及国家整体的电动车与绿能方向。

这也难怪,毕竟泰国政府一直频繁更替,常任文官系统也早已发展出自成一格的行政方式,举凡外交、国贸、基础建设等重大议题,无论政权如何交替,鲜少出现政策全面翻盘的情况,多半都会按照既定的方针持续推进。

本文获授权转自《联合早报》,作者是联合国资讯科技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