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笃笑|游走保守与专制之间 何以成为多国新兴娱乐?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有别于欧美政治讽刺栋笃笑、喜剧于上世纪中兴起,美国甚至发展到近期右翼破除左翼垄断变得更加百花齐放,这种表现形式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仍属较新的娱乐类别。不过,这无阻它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举例印度不少谐星相继冒起,如Vir Das、Kunal Kamra等;上海和北京最受欢迎的栋笃笑俱乐部门票在几秒钟内售罄,类似的情况还见于马来西亚、越南、俄罗斯、土耳其等地。
然而,在上述相对保守、专制、民族主义高涨的国家,相关的表演者却不得不更小心谨慎平衡“引人笑”与“踩红线”两者之间…
此为“栋笃笑”系列报道之二

作为嘲讽政府的一种手段,栋笃笑可能是全球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讽刺形式之一,也更容易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在中国内地,此一表演方式近年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成为他们释放沉重工作压力和抛却日常烦恼的上佳方法。

内地栋笃笑和政治喜剧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的《今夜80年代脱口秀》,2017年又迎来网红栋笃笑节目《摇滚与烤肉》,后者更在互联网巨头腾讯的串流平台上每星期吸引逾 1 亿次观看,为该平台上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之一。这个节目并曾成为微博的热搜,引起逾800万次讨论。近期,相关娱乐演出的发展增长还引起大陆媒体的关注。

据内地业界人士表示,去年全国共有近50间喜剧俱乐部开业,可谓“遍地开花”。近年北京等地每天都会举办四至六场表演,部份演出更是一票难求,坦言这在十年前是难以想像的光景。

内地近年兴起不少栋笃笑表演,部份更一票难求。(网上图片)

据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报导,栋笃笑在内地兴起主要归功于年轻一代,因许多观众年龄介乎19至35岁。有别于中国过去的相声和小品等传统艺术形式,这类旧式喜剧演员通常成对上台,并尝试用双关语和诗歌的力量让观众发笑,惟他们谈及的话题大多仅吸引老一辈,未能引起年轻人的注意。

而当前的栋笃笑内容则大多谈论时下中国社会,通常谈论工作困境、家庭和人际关系以及中年危机等,并权衡当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内地年轻人经常发现这种表演类型较“贴地”,因表演者以直截了当、有时讽刺和荒谬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却也更能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使他们发笑。

不过,内地栋笃笑与欧美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内地的表演通常简短得多,一般5至10分钟。这主要迎合当地的观众,需要在急速节奏的环境中尽快地开怀大笑。虽然表演者大多尽量避免触及政治,惟他们仍喜欢探索敏感的社会议题,如女权主义、两性、心理健康和社会刻板形象等。

栋笃笑受到不少内地年轻人的欢迎。(Getty)

面临“受罚”或“被定罪”…

另一人口大国的印度,当地亦于2017年开始兴起栋笃笑,不少政治谐星更相继冒起。然而,在这个种族、宗教、文化更多元的国度,相关的娱乐演出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亦更见尖锐。虽说栋笃笑引人发笑的表演形式对许多人来说十分讨喜,但由于其可能嘲笑社会上的不同对象和群体,或许也使得它背负着一些代价。随着印度当局的严厉打击,敢于作政治抨击和对权力说真话的栋笃笑演员遭到更多针对,政治讽刺的空间正在逐渐减少。

去年11月,印度著名栋笃笑演员Vir Das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公演名为《两个印度》(Two Indias)的栋笃笑,期间分享了他对这个南亚国家社会问题的看法。他将印度描述为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人们早上崇拜女性,晚上却轮奸她们”。

印度著名栋笃笑演员Vir Das去年在美国的演出,在印度国内惹来不少批评。(Getty)

其演出因而引起了众多的批评,甚至导致了相关的法律诉讼,有批评者指责他诽谤印度。执政印度人民党(BJP)发言人Aditya Jha表示:“这些针对女性和印度的贬损言论具有煽动性,且是在美国发表,在国际上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形象。我希望警方进行调查。”

Vir Das的演出或许有其争议性,惟他绝非唯一一个因分享对社会问题的想法和对当权者进行抨击嘲讽而受到抨击的栋笃笑演员,不少表演者也因敢于直接嘲笑当前的政治体制而与政府当局产生嫌隙。

早于2020年7月,另一喜剧演员Agrima Joshua因一段取笑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的雕像项目被疯传,而遭到法律诉讼和面临强奸的威胁。去年1月,穆斯林喜剧演员Munawar Faruqui在中央邦被捕,并被拘留了近一个月,理由是有BJP政客儿子提出申诉,声称该喜剧演员将对印度教发表令人反感的言论神灵。不过,警方后来承认没有证据表明他侮辱了印度教神灵。不仅如此,右翼印度教团体从那时起一再以他为目标,并不断迫使他取消演出。

印度当局的严厉打击,近年不少栋笃笑演员遭到打压。(Getty)

相关的争议同样发生在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其中,缅甸著名喜剧演员Zarganar于2008年更因其演出事业而被判入狱59年,虽然最终他只服刑了3 年就因大规模的赦免而获释。

印度喜剧演员Kunal Kamra 表示:“随著时间的流逝,我觉得引人笑让喜剧演员付出了越来越多的代价。这让他们失去了自发性和冲动,我甚至听过有人会先跟律师表演一次或向他们展示相关片段之后才正式发表。”尽管前道崎岖不平,他和其他印度栋笃笑演员并不打算放弃,依旧希望支持更多的观众和粉丝的支持,“有位襌师曾经说过,当你笑时,你永远不会回到过去或未来,只是这种笑声的美现正受到惩罚和刑事定罪。”

表演者何以“苦苦坚持”?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演出者仍旧心甘情愿的在这种“危险的”表演形式中埋头苦干?

政治幽默与政治本身一样古老。几个世纪以来,讽刺和笑话一直被社会用来向政权说真话,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也体现在1940年代激发了纳粹占领区的抵抗运动、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并在1980 年代注入了对苏联的抗议。

栋笃笑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Getty)

踏入21世纪,这种幽默被带到了另一个层次。欢笑声如今成为民主动员的核心部分,为反对派注入冷静的光环,帮助打破由政权灌输的恐惧文化,并促使政权做出削弱其合法性的反应。它还增加了一个重要因素,即有助于吸引新成员加入。由于幽默时常惹来政权的拙劣回应,使得他们陷入失败被动的尴尬局面,这多少解释了为何许多政权针对栋笃笑和政治讽刺喜剧。

今年4月,美国著名喜剧演员Jon Stewart便警告说,随着观众文化敏感性的提高,世界各地的威权政府对喜剧未来的威胁不容忽视。他指出:“喜剧不会改变世界,但它是一个风向标,当一个社会感到受到威胁时,喜剧演员是最先被送走的人。”

事实上,栋笃笑的意义绝不仅是体现在民主运动之上。叙利亚栋笃笑演员Zaina al-Abdullah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们其实很想公开谈论诸如失业、政治、稳定、宗教、性和庇护等各种问题,惟这些话题很少被人谈论,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她表示:“我们很久以前就意识到,这个世界不能再被改变,也不能变得更好,也不能停止它悲惨的流动。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抗方式,不要当真。”

栋笃笑在多个国家的兴起,除了因它让无数的人开怀大笑外,也是让他们能进一步触及一些重要社会议题的上佳场合,真正让人感觉有其他人在为自己发声,并衷心地感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