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四】“海归”怀抱中国梦 出国不再为移民
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留学回国人士总数为51.9万,比一年前增长8%。自1978年起,内地留学生累计超过585万,约432万人已完成学业,当中84.5%(即365万人)毕业后回国。数以百万计的“海归”群体,究竟为何选择回流?那些曾踏足“自由之地”,最后却回到故土的年轻人,又经过怎样的徘徊与思量?(此为【中国留学生】系列专题之四)
回忆起两年的留美生活,现居上海的Iris称,最困扰自己的是种族问题。“身为少数族裔,我非常没安全感。只有白人的聚会,我一般不会去。”
这份担忧并非没有根据。她居住的宾夕法尼亚州,逾八成是白人,亚洲面孔仅占3.7%,较全美比例低2.2个百分点。当时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Iris,曾因在超市排错队而被收银员喝斥“F*** You Chinese”,这是她人生里第一次经历种族歧视。
“我全身都麻了,脑袋一片空白,整个人僵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非常shock。走出超市后,我打电话给男友才开始哭。”她忆述。2018年底硕士毕业后,Iris感到“特别想回国”,正因切身体会到种族问题,影响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东亚学生不爱班上发言 感难有自信
Iris认为,接受东亚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学生较难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和学术氛围,“很难有自信的心态。”她举例,东亚学生都不爱在课堂上发言,下课也不太习惯学术圈的社交活动,再加上欠缺工作经验,在待人处世方面难免显露青涩。
她说,读书期间为打破这些偏见,个性内向的她感到很大压力,“不是在做真实的自己。”她解释,“在中国,至少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周围也都是和自己一样的面孔,内心会比较安定。”
曾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Baltimore)生活一年的Angela,当初同样忧虑种族歧视问题,并提及枪械管制等其他安全隐患。“那时候即使喝酒都只会在家里喝,晚上不会到酒吧,也没太多机会与外国友人一起玩。”她解释,由于巴尔的摩罪案率比较高,担心安危,平时也不敢在治安较差的区域游走。
2017年,Angela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市场学硕士,还未毕业便已决定好回国发展。她表示,除却社会治安问题,当时也考虑到在巴尔的摩求职有相当难度,若搬去纽约等大城市,又担忧生活成本过高。
回国就业机遇佳 孕育“中国梦”
总部位于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去年发布一项聚焦“90后海归”的调查,44%受访者认为留学安全问题“较为常见,要提高防范意识”。研究人员分析,这是由于近年来内地留学生遭遇不法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关注。
“海归”回流的原因方面,“国外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环境不利于留学生发展,如工作和移民政策”这一项有27%受访者选择,在所有影响因素当中排第三。报告指出,这结果正正体现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移民政策缩紧的影响。其他主要原因包括“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67%)、“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好”(40%)。国内人才政策、创新创业环境、专业发展前景,也成为一众年轻人选择回国工作的考虑因素。
国内IT、金融业起飞 获海归青睐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近年来成为初创企业的摇篮。根据内地市场调查机构胡润研究院的数据,单计2018年,中国便诞生97间独角兽企业(即有外部融资、估值逾10亿美元的企业),同年合计186间此类公司,当中近半来自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产业。
科技和金融创业潮流下,大批“海归”争相顺流而上。教育部撰写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指出,回国发展的内地学生当中,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专业比例较高。就业意向方面,金融业最受“海归”青睐,逾四成期望投身此行业,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则占大约6%。除此之外,教育和文化业合计超过两成。
回到内地 回到了现实
留美时攻读比较文学的Iris,如今在上海一家出版社担任英文与日文编辑。她认为比较文学的目标,正是“让边缘的种族、民族、文化、地区通过文学让更多人听见,令世界更加平等”。因留学经验,她会特别关注来自南美、非洲等地的资讯,令工作充满使命感。
作出回国的决定,对Iris来说不无挣扎,但美国社会种种令人不满的现实及考虑到家庭问题,令Iris最终决定回归故土。这位25岁的福建人笑称:“我爸妈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家长,我还是希望靠他们近一点。”
不过,她承认从美国校园回到内地职场,好似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回国之后,我会觉得有各种琐事把身体占据。内地的环境确实不鼓励你去思考自由、民主这些议题。”
出国为体验文化 告别“美国梦”
中国近代史上经历数次移民潮,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各地,去太平洋另一端寻找“美国梦”的中国人不计其数。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数据,早在2014年,全球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超过6,000万。或许在不少老一辈人眼中,出国留学相当于移民的第一步。
不过,对于千禧一代内地留学生来说,远赴海外就学的意义远不止于移民、为履历“镀金”等现实考虑。全球化智库的调查显示,76%“海归”受访者表示,当初出国留学是为了“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其次是“磨练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国外教育水平较高”,另外有逾三成受访者认为“海归回国发展更有竞争力”。与此对应,声称“计划未来在国外发展”的人不足一成。
这些数据描绘一幅崭新的内地留学生景象,他们渴望通过国外教育与文化来充实自身。大部份内地学生踏上美利坚土地的初衷,也许只是“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少了一份“仰视”美国社会或是“逃离”故土的成份。这些心态或与国力增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成功有关。至于一众内地学生赴美后,体会到几分“他国文化”,得着了什么,那是后话了。
上文节录自第179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9日)《海归怀抱中国梦 出国不是为移民》。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