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科技进步了 为何工时不减反增?
英国著名经济学大师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0年在《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y of Our Grandchildren)一文中预测,2030年,所有经济问题会得到解决,经济水平会上升八倍,每个人每周只需工作15小时,即每天工作三小时。现在看来,经济生产力真的如他美好预言般往上爬,但工时方面恐怕不会成真。
(此为系列报道之三)
在上世纪,有这种观点的绝不止凯恩斯一人,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也提出过类似的说法。罗素认为如果社会可有效运作,人们平均每天只需工作四小时,便足够生产全球所需资源,未来人类应有更多休憩时间。可是,现实却恰恰相反,今日的日本屡发生打工仔“过劳死”悲剧、香港人无偿加班,就连平均工时最低之一的德国,每周都要工作35小时或以上,远高于凯恩斯预期。踏入21世纪,社会都在体验互联网便利之际,高科技发展本应提升人类福祉,释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但如今工时反而愈来愈长,原因何在?
由一台生菜机说起
部分原因是某些产业中,目前科技尚无法取代人的角色,建筑工程便是一例。在德国任职工程师的石贾墨提到,他从事的新鲜食品处理工业不像资讯科技界,即使机械化已实现多年,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未全面普及。他说,公司本身已有一部处理西生菜的机器,能去除生菜接近根部的芯,并且将生菜切成四份,但是机器的载入过程需要工人检查芯的位置,再用人手把生菜插入机器,要做到全自动化的难度仍很高,故需四名工人每日连续8小时,困在一间摄氏4度的房间重复同样动作。
毕竟自动化是未来趋势,所以石贾墨的工作就是要设计出机器,让仅余的人手工序都免去,他说:“我的研究项目是应用工业影像处理技术,利用自己编写的程式和镜头辨认生菜底部的图案,获得生菜位置和底部方位资料,再配合机械人正确抓取生菜,放入机器,取代人手载入过程。”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表示,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人力,是因为所有高科技到最后都需人手操作和维修保养。“有架飞机都要人去揸,有些事情连科技都未必做到,比如剪头发、煮饭、心理辅导以及创作性工作等,所以科技进步不代表人类不用工作。”
人工智能或创新工作岗位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去年发表一份报告,指科技急速发展下,2030年全球60%的工作岗位中,至少有30%工作可实现自动化,意味着有八亿人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不过,报告称人工智能新技术也会创造目前不存在的新职业,正如过去技术所带来的改变一样。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郑光廷则认为,科技进步与工时长短没太多的关联,“由于世界竞争力愈来愈大,在金融、科技以及服务业各方面,竞争令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以及质量大幅增长,长工时正是全球竞赛的结果。”另外,为了降低成本创造利润,部分企业会缩减人手,使其他员工分担了被裁人手的工时,这都解说了工时过长的原因。
系列报道其他文章: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2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4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