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wood专访|餐厅盛载家族及本土情 郑志雯打造香港“聚脚点”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的长女郑志雯,2011年入主瑰丽集团后,经营其酒店王国。有别于“倒模”式的发展,她以“A Sense of Place”的理念,为每个城市、每个酒店设计独特的“Rosewood”品牌。

尖沙咀是成立逾半百世纪的新世界集团(0017)重心,集团伴随住香港经济一起腾飞,因此香港瑰丽酒店于区内兴建时,郑志雯希望可将家族历史与港人的集体回忆结合,赋予香港独特的“A Sense of Place”。

郑志雯入主瑰丽集团后,有别于“倒模”式的发展,以“A Sense of Place”的理念,为每个城市的酒店设计独特的“Rosewood”品牌。(黄宝莹摄)

瑰丽酒店(Rosewood)集团首席行政总裁郑志雯,于尖沙咀Rosewood酒店内接受《香港01》专访,房内俯瞰整个尖沙咀及维多利亚港海景。回想酒店的前身,是新世界集团(0017)于80、90年代的重点项目——新世界中心,对家族别具意义。

彤叔成名作 新世界中心成港人“蒲点”

中心落成前是太古集团(0019)的蓝烟囱码头,曾是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新世界集团创办人郑裕彤与一众好友于1970年成立新世界,翌年便动用1.3亿元,即手上逾三分一资金购入项目,更发展为综合性商业项目,以新世界中心为核心的建筑群,包含拥有720间房间的豪华酒店﹑两座服务式公寓﹑一座办公大楼,以及七座住宅大楼。

80年代更成为热点之一,地库层的酒城(Bar City)是年轻人蒲点,不少国际巨星都曾来献唱。及后竞争对手九龙仓将广东道一带的商场包装成海港城购物区后,两虎相争下,旗舰商户如海城大酒楼、日本东急百货及薄饼世界(Pizza World),当时仍是年轻人或一家大细爱到的地方。

蓝烟囱码头今昔变化

+4

惟1997年金融风暴后,日资百货撤离并相继结业后,加上商场老化,人流减少等问题下,尖东的发展侊如时光倒流。2010年新世界耗资200亿元,将新世界中心改造成艺术及设计新地标“Victoria Dockside”,66层的高楼中多数楼层将成为商场K11 MUSEA、K11 Atelier办公室、香港瑰丽酒店及瑰丽府邸等,再度成为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北京“头炮” 改以火锅店吸客

2011年新世界全面收购瑰丽集团,郑志雯以28岁之龄开始打造Rosewood品牌,目前营运42间酒店,亦有30间正在规划中。2019年后香港瑰丽酒店开幕,理念是“A Sense of Place”,将本地文化融入酒店,体验不同城市的精华。

“A Sense of Place”说来抽象,郑志雯说集团旗下每一间Rosewood,都会花好多心机及时间去研究,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及消费者的需要。入行第一个项目、是花了七年时间打造的北京Rosewood,“岩岩入行,用好多时间去做资料搜集,北京需要系咩?竞争对手系咩?希望酒店可以成为一个城市聚点,旅客之外亦都畀到北京人享受到间酒店。”

当时北京不少五星酒店,其餐饮服务都是以意大利或法国菜为主,但郑志雯却认为,应该将北京的文化带入酒店,“民以食为天”,其中最反应当地文化的亦是饮食,因此决定于酒店经营火锅店,“食完饭之后再留耐啲,继续饮野,好快就成为城中热点,北京Rosewood系想做一个地市聚脚点,无论系旅客又或者当地人。”

瑰丽酒店满布家族回忆

回到香港的瑰丽酒店,“A Sense of Place”本身有着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亦是新世界“起家”的地方,因此餐厅内,除了向九龙区致敬外,亦见其家人的身影,“酒吧个名就叫DarkSide,系用返旧时年青人讲九龙用‘dark side’;彤福轩系中餐厅,个名系纪念爷爷(新世界发展创办人郑裕彤),又系食顺德菜为主,因为本身乡下系顺德人,想推介下顺德,呢个都系中国一个好出名饮食文化。”

至于美式扒房和烟熏名为HENRY,则是用上父亲“纯官”郑家纯的英文名,“呢度系八十年代香港嘅重心,新世界中心亦都系当时爸爸嘅landmark project(地标项目),所以想用呢间酒店去celebrate(庆祝)呢个legacy(传统)。”

从北京到香港,不难看出,Rosewood十分强调餐饮元素。她笑言每个人都爱吃,“食饭”本身亦是一个理由,让亲朋好友相聚,因此酒店的角色不应只局限于住宿,而是一个地方,让人可能培育出友谊及记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