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ology:时装方法学

撰文: 一物特约
出版:更新:

方法学,是指研究一件事所采用的独特方法与规则,是一门关于“如何用”的学问。以此为名的本地时装品牌Methodology,创办人兼创意总监徐思倩(Glori)解释说,现实里有好多不同的方法去做好每一件事,同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好像衣服本身,有既定设计,却又可以有不同的穿著方法。

Methodology 2017春夏女装系列以度假为主题,飘逸透薄的裙装突显女性婉约美。
Glori的设计工作室处处都是她的灵感痕迹。
一切都是误打误撞,却又如此顺理成章。
徐思倩(Glori)于2012年创立了本地时装品牌Methodology。

撰文及图片:Kathy Ko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学时在美国读插画,毕业后曾任职迪士尼画童装,后来因工作签证问题回归香港。Glori坦言,那段日子很迷失,经济不景气、人们对插画师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平面设计;辗转间替一间本地家品厂做品牌设计,却忽然对时装开窍,“我不是那种自小喜欢时装设计的设计师。小时候爱玩换装纸卡公仔,觉得好美,仅此而已。”家里开皮革厂,从记忆开始便弥漫著皮革气味,很浓、很重,敏感的她自言当时很抗拒。“当然,长大后就没有这种抗拒心理了,但要说爱上时装设计,已是美国大学毕业后的事。”

忽然间,Glori想做衫,却发现不知从何入手。“基本上那时候对时装设计的认识是零,叩门式入读英国一时装学院,从画纸样、缝制开始学起,要比其他同学多花两三倍的时间。”幸好她胜在拥有电脑软件知识及强烈的设计概念,在后面的时间追上进度。留英期间Glori虽曾到Paul Smith工作,毕业后还是回到香港。

那时候她仍未有任何想法,回港一个月,认识了两位在连卡佛工作的买手朋友,他们看过Glori的毕业作品后便拍板入货,著她放胆去做,就这样2012年开始了Methodology的第一个系列。

Glori学插画出身,最后却创立了自家时装品牌。未来她希望将更多插画元素放到其时装系列中。
你问我环保的定义,我觉得是物尽其用。用得愈耐用得最多,便是环保。
直至今天,Glori仍然坚持只用Upcycling的皮料作配饰设计。

设计上的“变形”、“一物多著”向来都是Methodology的精神,“在英国准备毕业系列时,开始关注时装‘可持续性’的议题,边做资料搜集,边发现原来香港的环保时装发展如此乏善可陈。时装是一件日常的事,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回想第一个系列,100%采用upcycling的物料,当时她利用家人皮革厂制皮时掉下的资源,再收集其他制衣厂剩下的布料来进行制作。到今天,Glori依然坚持系列中有两成设计具有“一物多著”功能,而配饰系列所用的皮料必须是upcycling的。

“当然,甚么都不做是最环保的。但人在世上,便会消耗资源,本来就是一件不环保的事。你问我环保的定义,我会答是物尽其用,用得愈耐用得最多,只买自己需要而非想要的,便是环保。”一件衫可以“变形”,例如衫当裙著、前后调转著、自由调节索带长短等,就好似今季SS 17的度假系列,连身tube dress叠加一条裙,又可以变成一件tube。

“时装是必需品,它本身不是一件浪费的事,只是人的处理手法令它变了质。”Glori分享她早前在衣柜找到一件13岁时家人买回来的大衣,到现在仍然觉得手工、用料好靓。“以前中学时每年只可以买5、6件衫,却会自己发挥创意,左披右搭去穿出自己的风格。现在fast fashion当道,时尚单品太容易得到,大家反而不懂得去珍惜,亦不肯花心思去配衬。”亦因此,Glori会为其设计提供基本的配搭方法,再鼓励客人穿出自己的味道。

“一物多著”是Glori时装设计主张,同一袭薄纱,既可当作上衣亦能作为裙摆装饰。
右边的连衣裙款是她今季最常穿的设计。她以绳结贯穿整个春夏系列,索绳更可自由收放,随意变法。
创作过程就好像拍了一场拖,由瞹眛、热恋到互相熟悉,最后进入婚姻。做衫最好玩的瞹眛期可能只有5%,但我不认为这是妥协。

关于时装设计,Glori有她的一套方法学。“我一般会先想好主题,而创作主题的灵感来源则大多来自自己喜欢的事。譬如说早前我好想好想扬帆出海,然后我先学懂游水,再去学习航海。”顺理成章,SS 17女装系列以度假为主题,设计的时候,她故意强调事物的对比。“提起航海,大家会即时想到力量、速度,男性刚强感很重;但同时温柔的蓝天、大海的波浪潮涌,还有富曲线美的绳结等等,却产生强烈对比。”Glori喜欢带出事物的两面对比,就像回应Methodology的硬中带柔,柔中带刚的主张一样。

即将登场的2017秋冬女装系列则以二十世纪初叶军服为灵感,颜色以铁锈红、大地色、黄色等为主调。
军服的功能性细节和配套装备,融合柔软的网布与羊毛混纺布料,加上强调腰线的设计,尽显女性亦刚亦柔一面。

创作和每一位设计师的关系最密切,这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也可以是后天培养得出的美学才能,由他们来诠释创作,几乎每次都可以得到让人惊喜的答案。这次Glori把创作比喻为男女拍拖:“刚开始脑震荡阶段,就好像是一段处于瞹眛期的关系,毋须负责任,这时候最开心。构思的过程呢,则踏入热恋期,想像自己日日见到吴彦祖、古天乐般,好开心好甜蜜。到拍摄期,就像情侣拍摄婚照,仍然是开心的,却弹出许多想法,开始感到各种忧虑。之后系列正式开售,仿佛一下子踏入婚姻,问题便来了。”

“我常常跟助手说,做衫最好玩的可能只有5%。”那么,创立时装品牌对设计师来说是一种妥协吗?“不,我并不认为是一种妥协。”从一开始已经接触到迪士尼、Paul Smith等大品牌,她明白设计也要考虑制作过程、成本控制等问题,“做设计愈多限制,创作力就愈大。在有限资源下创造无限的成果,令我更有成功感。”

设计室的灵感墙上,贴满了Glori瞹眛对象的身影。
变与不变之间,我选择变。

Glori形容自己是一个乐观开朗、严重情绪化却又适应力极强的一个人。接下来,她选择脱离各大时装周的时间表,7月实体店即将落户尖沙咀美丽华,她直言或会流失一部分客户,却宁愿争取机会与客人互动,直面客户的需要与喜恶。

“别人说要跳出框框。开店对我来说是让我了解‘框框’和界限的事,透过跟客人互动,将以往较慢的创作周期加快,在春夏和秋冬两大系列之间,或会推出一些限定系列,即时放在店里试反应。”在变与不变之间,她毫不犹豫选择了改变,这便是她的时装方法论。

Methodology www.methodologywea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