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有脚便是模特儿,有IG就是创意总监
KOL当道,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模特儿。日前跟一位时装界前辈聊天,她慨叹:“以前当模特儿,身高起码175(厘米),身型也要匀称;如今那些街拍者,分分钟得158(厘米),只靠角度迁就及后期制作。”
要成为专业模特儿,除了身高和体形,还要讲甫士与气场,专业者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魅力,无得呃。在香港拍时装大片,许多编辑或造型师都爱找外国模特儿,怕的就是香港那些所谓模特儿(实情只是talent)那阵洗之不去的陀地味。
但又话说回来,鬼妹都有很多种,通常级数一般的才会来港工作,厉害的都去了欧美,有时拍摄遇著经验不足、甫士生硬的,心里不禁会想:真是有手有脚的鬼妹都可以充当模特儿。
名牌爱素人
不过,时装界有著许多可能性,素人也可获名牌垂青。例如Jean Paul Gaultier早于1986年秋冬系列的时装骚便已找来素人模特儿行骚,川久保玲、Martin Margiela、山本耀司等亦曾找素人演绎时装。他们虽没标准身型及步姿,却令观众觉得设计更平易近人。
如今社交媒体发达,找来有名气的influencer代替专业模特儿,更可大收宣传之效。今年初,Dolce & Gabbana便邀请了星二代如Cindy Crawford儿子Presley Gerber、碧咸大仔Brooklyn前女友Sonia Ben Ammar,以及网络红人如Cameron Dallas和Caroline Daur等在天桥行骚,成功在网上洗版。人气盖过专业,令人狐疑这叫百花齐放还是劣币驱逐良币。
专业何价
除了模特儿,摄影师、创意总监、编辑等又何尝不是一门门专业;正如你阿妈日日入厨,也不代表她是大厨一样。可是如今人人一部智能电话,有点常识懂用美图秀秀或VSCO,放上IG便以为自己是摄影大师。
早前在billboard.com看到一篇文章,指Kayne West、The Weeknd等外国明星都有聘请创意总监,这在IG世代尤其重要,能把他们作为一个品牌全方位地去经营。然而,曾跟Rihanna和Bruno Mars等合作的James W. Mataitis Baile(又名Yimmy Yayo)却认为创意总监这身分已沦为潮语,因为一个真正的创意总监需要时间浸淫及拥有相关知识,但偏偏这些都难以具体证明,“今时今日,一个有IG帐号的小孩都可以自称创意总监,但你没有通过考试却不能自认律师。”
这情况其实也适用于编辑岗位,在这内容农场遍野的世界,任何会认字、懂上网的“content farmer”都可以成为“编辑”,真正的编辑应该有眼光有视野。Edit,从不是copy & paste那么简单。
梁懿,误打误撞成为时装编辑,并非欠缺投入热情,只是更爱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