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物】传统工艺与创新科技:诱发时尚变数

撰文: Cyris
出版:更新:

时装不只是普通的衣服,而是与时代相关的服装。回顾过去,设计师向古老工艺取材,糅合现代元素演化出独特新装。综观现在,日新月异的先进工具有助改善业界的设计及制作过程。在香港设计总会(FHKDA)举办“20.....43香港设计事情”博览之际,《一物》访问不同专业人士,了解传统与创新能为时装带来什么变数。

香港设计总会主办“20.....43香港设计事情”博览,挑选香港回归20年来43个中港合作的出色个案,于五个内地城市展出,当中不少均与时装相关,例如以广州彩瓷制作的服装艺术品,以及能因应需要而变大缩小的智能试身模特儿i.Dummy。

从广州流传到港的彩瓷

广州彩瓷(简称“广彩”)已有300多年历史,于白色瓷器上绘图,完成后放进窑炉里烧制,虽起源自广州,却在港发扬光大。在港设厂近90年的粤东磁厂,其第三代传人曹志雄忆述:“1960年代,彩瓷需求很大,许多外国买手来港,要求我们把指定图案画在瓷器上,之后又渐渐要求我们设计一些新款图案,所以广彩可说是中西合璧的混血儿。”

广州彩瓷多以来样加工为主,可因应客人要求绘画传统或创新的图案。
曹志雄指,学习广彩的第一步是学好车线,即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圈。

传统广彩着重画面丰富紧密,常开“斗方”,即把画面分为一个个方形,在上面绘画不同图案。“空白地方会填上金彩,所以广彩又称为‘织金翎毛’或‘织金人物’。除了花卉翎毛的图案,广彩也以西厢记、红楼梦或杨家将等中国民间故事作主题,还有中国传统南方风物,如白菜和斗鸡等。”

广彩在西方大有市场,“外国人很欣赏我们的手艺,因为许多日本和欧洲的餐具名厂,都多用贴花纸的形式,而我们则会手绘或盖印,图案看来较生动及富质感。”可惜近年许多老师傅都纷纷退休,愈来愈少人能画到精工图案。“现在我们只剩下几位老师傅,待他们退休后便后继无人了。不过广州省政府很注重民间工艺,也有学院和师傅在当地开设工作坊培养人材,将来的继承便靠他们。”

卢声前的作品融合了坚硬的瓷器与柔软的布料。

广彩及服装的融和

要让更多人认识广彩这种特色传统工艺,其中一个方法是增加其可塑性。香港时装品牌Plotz创办人及设计师卢声前,因为一次展览而认识曹师傅, 并萌起结合广彩与服装的想法,制作成一件件可穿的艺术品。“不少人曾把彩瓷图案印在衣服上,但我觉得这不够有趣,我希望把瓷器融合在衣服之上。”他又为传统广彩注入新意,例如加入可爱的啤啤熊图案。

啤啤熊图案为传统广彩添上新意。

要做到新旧融合并不容易,“我是造衫的,要分别跟画图的师傅和造陶器的艺术家合作,可是他们并没有造衫经验,许多时都是我有我说,他有他想,大家的语言并不相同。”他以打篮球来作比喻,“未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该射球还是传球。”但正正是这种交流过程,碰撞出漂亮的创意火花。“这是一个开始而已,有了这次经验,我之后会设计一些手镯之类的配件,希望糅合广彩和时装,制作一些能穿戴出门的东西。”他已延伸出更多作品,当中包括一条鱼形状、可以装水的瓷器项链,务求把艺术品变成一件实用品。

卢声前认为香港设计师的潮流触觉较敏锐,而内地设计师于制作过程和配套方面可获得更多支 援,各有优势。

比起瞬息万变的潮流,卢声前更重视真正的需要。“有些流行文化并没经过沉淀,潮流只是一群人觉得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现在快速时装太多,媒体太多,你很容易被灌输你需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手工艺需要你很宁静、很专心去做一件事,那个世界是属于你的,让你找出自己究竟是什么,多于世界是什么。”

更多【设计有物】相关短片及文章

陈志驹博士表示研发i.Dummy的最大困难之一,是收集大量不同身型数据。

i.Dummy的智能变法

除了回望过去,让传统工艺成为时装的一部份,我们也可展望将来,利用创新科技帮助时装发展。相比旧式试身模特儿,i.Dummy顾名思义以先进为卖点,乃一具智能试身模特儿。它结合超过1000件精密结构,用家只需透过电脑的操作介面,便可控制它在数秒内精确转化为所需身型。用家储存数据后,更可随时重置使用。

研发者陈志驹博士指i.Dummy的最大特色是“变”:“高度、横度、圆度甚至是其中一个指定部分都是可变的。整个研发过程花了约五年时间,如今全球已有30、40个用家。”一个试身模特儿便可变化出多个身型,既可方便设计师和裁缝设计及制作衣服,不同地方的用家也可轻松交换尺寸,避免沟通误会,亦可应用于教学用途。

i.Dummy设计精密,但使用介面简单易用。
不同版本的i.Dummy能迎合不同用家需要。(i.Dummy.com)

现时i.Dummy发展至第二代,备有男女装,各分为全身、上身、下身三种选择,能变化出参照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和地区人口的比例身型。陈博士指用于量身的话,现有版本已相当足够,但未来仍会积极为它增值,“若要测试紧身衣、压力衣、运动衣的压力,我们可设感应系统跟i.Dummy协调。另外也希望多制作一个活动式和体型更大的版本。”

设计师何善恒期望i.Dummy能够更为普及。

香港时装品牌Loom Loop创办人及设计师何善恒试用i.Dummy后表示:“一直以来我都在使用旧式公仔,当我有时要跟客人度身订造旗袍或其他款式时,这个i.Dummy便能提供很大帮助,只要输入客人的尺寸,我便可以在上面造衫。”说到科技对于时装发展的影响,她的反应十分正面,“设计师的训练比较传统,若能跟不同行业合作,便可扩阔我们的眼界。”

传统工艺在保存与失传之间,创新科技在研发与进步之际,时装也受到影响而变化,正好纪录和反映出每个不同时代的独特之处。

有关“20.....43香港设计事情”博览

由香港设计总会(FHKDA)主办的动态博览,于今年7月至12月期间,分别在苏州、深圳、上海、杭州及武汉举行。是次活动以“创新”、“演绎”和“融合”作主要概念,精选43个来自时装、产品设计、品牌设计等不同领域的中港合作个案,呈现香港创意产业和工业界与内地不同省市同心协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