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第二季度品牌成绩表
近日《Business of Fashion》与时尚网站Lyst合作,分析后者搜寻引擎的大数据和网站e-commerce的四月至六月销售额,发现Gucci稳坐热门品牌榜中的第一位,十大畅销单品中,Gucci亦占了四个排名,成为2017年第二季度的品牌大赢家。
毫无疑问,这是预料之内的结果。早前开云集团(Kering Group)公开2017首半年的业绩,Gucci为公司带来超过28亿欧元的收入,甚至比公司其他奢侈品牌的收入总和还要多。自从品牌创作总监一职易手后,形象转变以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为过。尽管几度受抄袭疑云困扰,Alessandro Michele那种色彩丰富的瑰丽设计深得时装爱好者欢心。《BoF》总结网站数据,指购买及搜寻品牌的人均属于所谓“Millenials”和“Gen-Z”,即我们所指喜爱网络的80、90后;Gucci强劲的网络攻势和贴近网民的宣传(如以meme作灵感的广告)都正中这班消费群的下怀。甚至Kering Group的首席执行官François Henri Pinault亦点明,品牌的主要客户是25至35岁的年轻人。从一般公关和前辈编辑口中常听到,30岁以上的中产客才是时尚奢侈品牌的主要客人,原来大众印象(甚至行内人印象)还是与真实数据有所出入。
细看“成绩单”内其他榜上有名的品牌和单品,或许会看得出客群转移的端倪。上榜品牌如Yeezy(嘻哈歌手Kayne West为Adidas设计的“潮牌”副线)、Balenciaga、Vetements(创作总监同为深得年轻人欢心的Demna Gvasalia)等,都不是一般(或传统)时装人会喜欢的品牌。这些品牌亦多被“IT girls”穿过,像追踪人数超过3,500万的Gigi Hadid、8,200人追踪的Kendall Jenner,以及时尚博客Bryan Boy和Chiara Ferragni等。更有趣的是,十大畅销单品中竟然出现两双拖鞋(Gucci和Balenciaga出品)和三双球鞋(Comme des Garcons、Gucci和Common Projects),唯一一双高跟鞋是被各大媒体和网络红人疯传的YSL Opyum高跟鞋,可见时尚单品的销路依赖网络传销和宣传,不仅客户群越趋年轻化,甚至连她们的风格也逐渐一体化。
当然,大数据得出的结论很实际,销量也骗不了人,任你在天桥上玩多少花式,只要无人买也一样无得留底。批评再多,顶尖时尚评论再嫌弃,只要大众喜欢便是王道。Lanvin前创作总监Bouchra Departs如是,与Saint Laurent不欢而散的Hedi Slimane亦如是,甚至有传连LVMH的爱将Marc Jacobs亦岌岌可危……在网络洪流和客群转移的影响下,时装界如此瞬息万变,谁能笑到最后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