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葵街申提升地积比建插针式公营房屋涉798伙 最快2026年始落成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一般家庭公屋轮候时间徘徊在6年高位,新一份《施政报告》亦聚焦缩短轮候时间。房屋委员会近日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交文件,申请放宽葵涌新葵街地皮的地积比和建筑物高度限制,以增加单位总数至798伙,较早初规划的约650伙,增加约22%。项目暂定下月动工,预料最快2026年落成。
翻查资料,新葵街项目早在2018年改划,原定2023年竣工,惟项目拖延至近日才向规城会入纸申请放宽地积比等,入伙时间延迟至少3年。

拟议发展地点位于葵涌道、新葵街和大连排交界,毗邻下葵涌村和丽瑶邨,地盘面积约5,390平方米。房委会申请放宽有关用地的最高住用地积比率至6.5倍,增幅约8.3%,并将建筑物高度限制由主水平基准上,放宽至153米,增幅约17.7%,预料该“插针楼”楼高42层,可提供798个公营房屋单位,可容纳约2,106人。

+3

另外,拟议发展亦会预留约5%的住用楼面面积作福利用途,包括提供一间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及一间幼儿中心。房委会暂定项目今年11月开始动工,预料最快2026/27年落成。

根据设计图,地盘大致可分为两个部份,毗邻葵涌车厂的用地将兴建单幢住宅大楼,大楼设有三层平台,分别为停车场、社福设施,以及有盖游乐场;而靠近丽瑶邨的另一部份则会预留作排水设施,并会设有私人休憩空间和升降机塔等。

翻查资料,新葵街用地前身为为“政府、机构或社群”和“乡村式发展”用地,早在2018年一并改划为“住宅”用地,以发展公营房屋,原本预期2019年动工,2023年落成。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早前批评,项目迟迟未能动工的原因,是由于涉及的葵涌分割槽计划大纲图被冻结,令项目被拖延,而新葵街除了能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外,亦有“驳脚”作用,项目拟议的行人天桥和升降机塔迟迟未落成,致无法将另外两条屋邨驳通至港铁葵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