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胶重生】睇中神奇荷兰设计 中大生自砌“化胶机”推循环再造
回收塑胶听得多,原来碎胶、再造也可以DIY?荷兰设计师Dave Hakkens筹办了Precious Plastic Project,游遍全球五金舖,只为设计一套世界通行的机器,实行自己的胶自己收。中文大学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因网络的号召走在一起,决心试试制作这套机器,改变废胶命运。摄影:龚慧、部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文大学学生李可莹是英文系的一名“老鬼”,在课堂上学习过地球生态系统,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她意识到要减废是的重要性,但生活中如何实践,又是另一回事。“我在中大的气候变化博物馆做导赏员,里面有个关于海洋污染的主题展览,展出海洋垃圾的样本,绝大部分是塑胶。”每次来来回回讲这些故事,她开始思考,面对这个状态,自己可以做什么去改变现状。
塑胶打碎、熔解 倒模再造
李可莹 一直有留意荷兰设计师Dave Hakkens的Precious Plastic Project。这本来是他的毕业创作:引擎接驳螺旋型刀片,启动后通过转动压碎塑胶,把塑胶打碎。熔解后,制成其他形状的产品,再次使用。
Dave Hakkens在影片中示范如何使用碎胶机和熔胶机:一个个塑胶樽、胶盒打碎后,熔解成液体,制成条状的、如橡皮糖一般的长条,再编织成遮阳帽。或是在熔胶机上放置长方形模板,制成文件夹,其他设计包括花盆,甚至有玩具,如陀螺。原作者为将设计普及化,特意环游世界一年,观察不同国家的五金店售卖的零件,目的是设计一部全世界通行的塑胶转化机。故此,设计全部采用非工业用零件和材料。Dave Hakkens在网站上分享了机器的蓝图,又制作短片示范,要制作这部机器其实不困难。现代人大概很难摆脱使用塑胶,但有方法能够循环使用,减少消费及浪费。这个设计吸引了她的注意:大学每日抛弃大量塑制品,这个会否是减少浪费的方法?
“冇人做,我做!”
“看到这个机器时,我很兴奋。香港能否也有类似的设计?如果没有人做,我能不能做,或者召集一堆人来完成它?”李可莹在面书上发文,寻找同行者,最后号召了地理资源管理学系的陈淑娴、邓紫程,来自药剂学学系的关谦硕,还有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的二年级生吴佳丽。
人齐了,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人熟悉工程学,制作机械,可行吗?读药剂学的关谦硕中学时很爱上木工、金工堂,有组装机器和写程式的经验,顺理成章,成为了小组Precious Plastic CUHK的技师。“我们根据原设计的蓝图,1:1画出电脑辅助绘图(Computer Aid Drawing),把图则交给厂商,收回来的产品就根据规格,好像砌宜家家私那样,拼出来就可以。”
书院提供场地、资金支援
有心有力,但没有资金,就难以开始制作。正好中大伍宜孙书院有一个名叫“Be entrepreneurial! 创出我天地!”的资金计划,被采纳的创业计划可以获得资金支援,“有创意、愿意尝试和富有社会意义的计划,书院会提供最多2万元资金和办公空间,如有需要,还有导师提供技术支援,帮助同学开展他们的计划。”伍宜孙书院计划协调员潘业勤先生表示。
另外,中大的处理校园废料的外判商“资讯机密处理有限公司”(SSID)得知这群同学准备回收塑胶,特意用了3天,收集共900多个胶樽,清洗后免费送赠,作测试用途。
尺寸不对 其他零件迁就
回想起制作过程的苦与累,关谦硕大叹一口气,“毕竟我是行外人,起步时对机械图和电子学都不熟悉。当中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当初没有完全根据原设计师的尺寸订造材料,导致很多问题发生,不锈钢版设计师列明要6mm,但卖家说5mm也相差无几,我们信以为真,结果并不可行,钢板之间距离太窄了,轮旋桨会互相碰撞。幸好工程系的学生帮我们在其他的零件上微调,在钢板之间加一些厚的零件隔开两款钢板,避免相互摩擦。”
回看走过的旅程,阿硕总结为不断犯错不断补救,在有限的预算中寻找替代方案。“因为我们没办法重新订一套新的材料,所有就想办法把买错的零件变可行。”另外碎胶机遇上高韧度的的塑胶容易出现堵塞,阿硕于是自行改良,设计了碎胶机控制台的电路板,如果胶片卡在刀片之间,可以按下“生死制”,立刻停机。
塑胶小知识
PLA3:3D打印用料
1号塑胶: PET 为原料做成的容器,就是平日用的胶樽,用途广泛,包括主要用作茶、果汁、包装饮用水、酒及酱油等产品的容器,而调味品、药品及化妆品等也会用。
2号塑胶:PE是工业、生活上应用最广的塑胶,能抵抗酸性和碱性,高密度的PE更是耐腐蚀性。平时的塑胶袋及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胶瓶就是2号塑胶,会盛装清洁剂、食用油等等。
PVC 胶:其实是3号塑胶,使用很普遍,大多在非食品用途方面,像水管、雨衣、书包、建材、塑胶膜、塑胶盒等等,平日的银行卡或会员卡也用PVC制造。然而回收过程中易释出有害人体健康之物质。
废胶重生 推广社区使用
就读地理资源学系的陈淑娴对塑胶造成的危害特别深刻,“有科学家在哥斯达黎加做研究,发现每年有过万亿件废胶垃圾抛投到太平洋,以百万吨计流进海洋。可能城市人从没看过这些地方,看过这些景象,如何使用塑胶,我觉得这个是环境公义的问题”。
成员们计划完成机器后会以海洋生物的图案做模,把熔解后的胶造成锁匙扣,作为书院的纪念品,亦是公众教育的第一步,“希望社会能对海洋污染多一份认识。”小小一个锁匙扣,原来由潜在的海洋污染物制成,如不减少用胶和主动回收,这些胶很可能成为海洋生物的食物,间接令牠们死亡。“我们希望告诉同学,胶不是垃圾,回收也可以很好玩。”
特别提醒:香港通用尺寸采用英吋和英尺,设计蓝图则用厘米毫米,绘画设计图前要注意单位换算。因为不同种类的塑胶各自有不同的熔点,故要分开打碎和熔解。
Precious Plastic Project由荷兰设计师Dave Hakkens设计的塑胶再生机器。设计师于2013年成立网站,并在网上分享蓝图和制作过程,欢迎世界各地有兴趣人士免费下载制作。网站不时更新分享再造塑胶的新设计,并提供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