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危城|规划师倡东北新发展须建新干道 否则加重沙田道路负荷

撰文: 孔繁栩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沙田区交通意外近年有上升趋势,据运输署统计,意外数字由2018年的1,284宗上升至2020年1,403宗,升幅接近一成,今年首7个月已录得886宗,超过去年总数一半,并已造成4死1098伤。
有规划师指出,沙田交通网络被视为“香港心脏”,的确存有负荷忧虑,因此未来新界东北发展不能再加重沙田压力,有需要发展新铁路线、新主干道及新隧道往来,并进行第四次全港整体运输研究,提升运输系统。有测量师建议,长远可考虑将拟建的沙田T4主干路连驳其他干路,形成一个环形高速公路,减少外来车辆流入沙田机会。

(香港交通危城系列之三)

延伸阅读:

交通危城|大涌桥路交界多“伏位”? 教车师傅:避祸要预早拣线

交通危城|行回旋处如“打大佬” 教车师傅:了解优先权避免蚀底

交通危城|孭仔灯易肇祸? 大涌桥路宽阔、车速快构成五大危机

沙田位处九龙与新界之间,其交通网络被视为香港心脏。

香港规划师学会副会长杨咏珊指出,沙田从规划上看是一个成功例子,它有方便的交通网络,被外界视之为“香港心脏”,跨区交通会经沙田到中环CBD(核心商业区),的确存在交通流量负荷的担忧。

香港规划师学会副会长杨咏珊。(资料图片/高仲明摄)

规划师杨咏珊:要吸取屯门教训

至于未来新界东北发展、甚至新界北发展,会否加重沙田的负担?杨咏珊提到,根据政府2017年的《发展新界北部地区初步可行性研究》,当中会探讨新铁路的可能性方案,连接北环线出市区,并会研究一条全新的公路干道,应付新界东北交通流量,“大型工程项目系需要,若建造新主干道及新隧道出九龙,系好值得做,新建道路绝不能谷爆现行嘅网络,一定要避开沙田。”

杨咏珊又表示,新市镇发展要吸取屯门发展的经验,即使新市镇内有提供工种,但必定会有一定比例居民出市区工作,而现时屯门公路每日都“逼爆”,反映除了要提供多不同工作,亦要发展新的交通网络,不能再加重现有道路网的压力。

应推行第4次全港整体运输研究

杨咏珊认为,新市镇并非独立发展,会牵连到邻近地区,本港过去已进行三次全港整体运输研究,因应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规划不能一成不变,有需要进行第四次研究,以宏观角度提升运输系统。

政府多年来一直研究兴建T4道路,以进一步缓解沙田区的预测交通负荷。(规划署文件截图)

测量师:可研建环形高速公路

香港测量师学会规划及发展组主席林家辉就指出,沙田位于九龙及新界的接壤点,承载来自上水、粉岭、大埔、马鞍山、乌溪沙等车流,每日都有大量车辆通往城门隧道、尖山隧道、狮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此外,林家辉表示,沙田市中心设有大型商场、文化博物馆、火车站、公共交通交汇处、酒店等,且商厦林立,容易吸引区外人进入沙田市中心,沙田区面临区内及区外的车流。

林家辉特别提到,政府当年在规划沙田市中心时,特地把车流引入市中心的小路,为该地域添加得天独厚优势,但随着人口膨胀,这种规划成为双面刃,“那里最早期的道路系统太旧了,没有升级过,那个时候没有这么人,如今道路容量已经爆灯,应该要加路。”

政府正计划兴建T4主干路,西面连接青沙公路及城门隧道公路,东面连接沙田路,而西行线行车隧道近溱岸8号的出口亦会增建支路,接驳至狮子山隧道,以方便进入沙田市中心,预料最快2028年落成启用。

林家辉建议,长远可参考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北京和上海等,为T4主干路增加多一条行车线,再接驳到各个路口,形成环形高速公路,发挥内环线作用,“未揾到啱嘅路口,就唔使落(沙田区内道路),唔使咁多车储咗喺下面。”他指做法有望减轻沙田交通的压力,亦可分散跨区车辆的车流。

香港测量师学会规划及发展组主席林家辉就指出,长远可考虑发展环形高速公路,发挥内环线作用。(欧嘉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