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司机苦水帐:补水被扣突然出局 法律风险不清
乘客盛赞Uber创新,透过科技实践“共享经济”。不过《 香港01》记者接触车厢另一端的司机, 他们不讳言一方面“合作伙伴”Uber 的条款“五时花六时变”,分帐时有混乱争拗; 另一方面司机又要“抛头露面”,随时面对被检控的风险,Uber 亦欠缺支援,希望政府能正视Uber现象,适度规管,保障乘客和司机。
上月Uber举行司机登记会招募新血,官方未有高调宣传,只靠司机互传讯息作招徕。01记者当日下午一时到达,前往登记的司机已络绎不绝,以中年男士为主,一小时内已有近70人登记,最高峰时一度有近20人在门外排队。
新人鱼贯加入,惟不少老手却反映Uber独霸电召车市场,司机处处受制,面对混乱拆帐却投诉无门,“最后只有两个选择,做或不做”。
追加车资混乱
繁忙时间或Uber车辆不足,Uber系统会将乘客收费加倍,以吸引司机前往该区接客,称之为“加乘单”。
Uber司机Sam(化名)透露,曾不只一次专程于晚上繁忙时段前往“加乘区”,却获分配没有“加乘”的客单。“接单前见到当区是2.2倍加乘,接客后才发现没有。电邮问Uber,对方只是说‘根据纪录当时并无加乘’,吵也没用”。由于车资透过电脑系统交收,Uber司机无从得知乘客实质有没有付出“加乘”车资;Uber从中赚到多少,司机也一无所知。
对于遇到这些技术性情况的司机伙伴深感歉意,事件是非常个别的情况,有可能司机或乘客手机上网讯号有偏差而引起的误会。
派单不按常理
为免司机拒载,Uber要求司机接单率需维持八成以上,并会自动编配乘客,系统却不时安排司机长途跋涉,甚至反方向接客。
司机Peter(化名)说,在港岛市区突然要翻山越岭往中半山接客时有发生,“半山车多路窄,如司机迟到,随时半路被乘客取消订单,白跑一趟。”
Uber 系统亦未必顾及交通实况,例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会突然被叫往反方向接客。司机梁先生(化名)便曾在龙翔道西行往荔景,突然被急召往东行到九龙塘接客,“大佬,高速公路不能调头走的!”
补底费无故消失
为鼓励司机积极接客,只要满足接单数目和服务评分达标,Uber会向司机奖以“补底费”。不过有司机反映“补底费”条件时有改变,令他们无所适从,更有司机“补底费”无故消失。
梁先生举例指,Uber突指他“接单率不足”,取消其整个星期的“补底费”,后来官方承认系统出错,导致其接单率归零,却未有补回“补底费”,“我一再写电邮跟进,Uber只机械式重复指‘司机必须提升接单率’,但根本不是我的问题!”
我们会因应每周情况作适当调整,如司机伙伴有任何疑问,我们的团队随时会向他们提供支援,并会向他们作出适当的建议,以提升接单表现和服务评分。
保险保障模糊
一旦发生意外,究竟Uber 是否受汽车第三者保险保障?梁先生曾向Uber查询,“他们说购买了‘国际性保险’,但细节如何,出事后司机是否受保障,要如何处理,问了个多月,一直未有回复。”
我们除了要求司机伙伴持有第三方保险以外,若司机伙伴的保险已失效或因任何原因未能兑现,Uber的环球保险亦会提供有关保障。
突然死亡
已离开Uber的司机黄先生表示,曾长期没有收到客单,向Uber查询才被告知“踢单过多”、“评分过低”等理由而被停机。惟实情是,5分满分,他仅仅因不足4.5分而被视为“评分过低”,“制度在乘客角度看来彷似合理,不过他们可任意评分,司机每程获得的分数又不公开,Uber亦从未公布要多少分才算可以接受”。
被停机后,Uber要求司机写“悔过书”,列明如何防止重犯,才有机会重新获发客单。本身是职业司机的黄先生说,身边不少司机朋友本来对Uber充满憧憬,但不够半年便觉得心灰意冷,收入又不吸引,近乎“白做”,故选择离开Uber。
法律风险
政府断言Uber违法经营,去年拘捕7名司机,今日在法院被正式起诉。如此高风险,Uber可有锦囊,提醒司机一旦被捕如何应付?多名司机均称,入行时Uber并无明言如何自保。
梁先生近日再向Uber查询,Uber仅回应:“Uber致力为香港带来安全、可靠、优质的沟通模式。我们期待未来与香港政府携手合作,完善现有法例,以创新科技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质素。”
Uber回应《香港01》查询时则指,Uber 24小时服务团队能够及时对司机伙伴提供适当的协助,包括即时的法律支援。不过梁先生谓,从过往态度,不认为Uber会真心帮司机,“今次开庭后自有分晓”。
现在多人认识Uber,可能令他们觉得司机不做便不要上线,反正会有新司机补上。
Uber:“司机伙伴的成功及满意度对于我们来说至为重要”
Uber强调“司机伙伴的成功及满意度对于我们来说至为重要”。那司机觉得Uber尊重他们吗?梁先生沉吟一会,答道:“我个人觉得不尊重。司机对Uber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空间,只可以接受,或者自己停机。”梁先生续指,Uber在目前电召车市场基本上是“独市”,不只司机,就连乘客都只能接受由Uber订下的框框。“现在多人认识Uber,可能令他们觉得司机不做便不要上线,反正会有新司机补上”。为何仍要做?“Uber入场门槛比的士低一点,亦可以叫‘自由’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