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过去,孟加拉热那大楼倒塌事故改变了时装工业吗?

撰文: 陈袆
出版:更新: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发生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故(2013 Savar building collapse),有数家服装工厂的8层高热那大楼(Rana Plaza)崩塌,造成1,138人死亡,2,500人受伤,其中大多为妇女工人及其子女。事故同时揭示了时装品牌在第三国家开设血汗工厂的问题,漠视工人福利与安全,一件件廉价衣服背后尽沾工人们的血汗。今天正好是倒塌事故五周年,时装工业有从中得到教训并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吗?

2013年,孟加拉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故现场。(VCG)

事故发生两年后,纪录片《The True Cost》面世,不但纪录了大楼倒塌现场,还载入了工厂镇压劳工的场面,每一幕都让人怵目惊心。截止去年,时装界中仍发生了321宗工作意外,导致426名纺织工人死亡。

近日有多份报告分析现今时装工业的运作模式,其中非牟利团体Fashion Revolution就谈及时装工业生产的透明度略有改善,去年没有品牌在《时装生产透明度指数》(Fashion Transparency Index)中得到超过50分,但今年度Adidas、Reebok、H&M、ASOS等品牌分数都有所提升,ASOS更公开纤维原材料来源。不过,生产透明度提升亦不代表在其他层面有实际进步,至少在工人层面上我们仍不时看到有关血汗工厂、工资剥削的控诉。

谁制造了我们的衣服?(Fashion Revolution)

而即使被读者嫌啰唆亦要再次提醒,保护工人工作安全与福利不单是时装品牌的本分,亦是每一个消费者的责任。Fashion Revolution 在这周就发起了“Fashion Revolution Week”,鼓励公众思考是谁制造自己的衣饰,并在社交网站上加上 #WhoMadeMyClothes? 的标签。如欲了解更多,可参考Fashion Revolution专页,或《一物》去年12月专题“谨慎消费”

资料来源:Racked、V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