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时装,他们付出代价
愈是临近圣诞节和新年,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世界都洋溢着消费的氛围,告诉你要购买新衣物来打扮得漂漂亮亮迎接佳节。特别是看到快时尚商店里只卖数十元一件的衣服确实让人心动,可是一件衣服从原料到缝制、运送、包装的成本真的只值你所付出的数十元吗?《一物》精选了四部有关时装工业的纪录片/真人骚,带你看看谁为你的廉价衣服付出代价。
《一物》早前曾推出Eco Fashion专题,探讨过时装背后大量的资源需要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时装带来的的远不只环境问题,快时尚、廉价衣服背后的工人压搾同样令人寒心。
《Alex James: Slowing Down Fast Fashion》:衣服怎样来?
推出年份:2016
英国音乐人Alex James透过走访不同时装店来查看衣服原料、制造地及廉价衣服背后工人微薄薪金问题。他还尝试访问英国百货公司Primark、H&M及Zara,却遭到拒绝回应或从未回复。除此之外,此影片还比较了衣物使用可生物分解物料与人工物料的分别,从而带出不同制衣物料对环境的影响。
《The True Cost》:你承受得起血与肉的代价吗?
推出年份:2015年
自2015年推出以来,《The True Cost》便成为了解时装血汗工厂必看的影片。它以悼念2013年孟加拉服装工厂大楼倒榻事件为起点,将服装厂漠视工人安全、压低工资、恶劣工作环境的问题呈现,还有工厂镇压劳工的场面均揭开时装工业背后血淋淋的运作过程。其实廉价时装的成本全部转嫁于工人身上,衣服愈便宜,工人们得到的工作保障便愈低;消费者愈是选择那些漠视工人待遇的品牌,便在无形中助长血汗工厂的压搾。《The True Cost》制作人及Eco-Age创办人Livia Firth在影片中说道:“除非你改变整个运作模式,否则无法改善任何问题。”看过这部影片,你认为能穿得起工人们的血汗甚或性命吗?
《Sweatshops: Deadly Fashion》:体验服装厂工人的生活
推出年份:2014
《挪威晚邮报》曾在2014年派出三位时尚KOL到柬埔寨H&M工厂查访,体验当地工作环境及了解工人生活,节目还要求他们以一天3美元的工资来负责摄制团队的三餐,制成一季五集的真人骚。其中一位KOL Anniken刚开始还轻描淡写地问:“这里一年有多少人死亡?”到后来,三位认真体验后无不流下崩溃的泪水。可是,镜头以外工人们还长期背负着更沉重的现实。
《Machines》:工人生活就像慢慢变干的颜料
推出年份:2016
导演Rahul Jain忆起小时候曾在公公的布料厂游走,后来看到2013年孟加拉服装工厂大楼倒榻事件后便决定在印度一家纺织厂拍摄此纪录片,记下工人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影片的前13分钟没有任何对话或背景音乐,只有工人和机器声填充画面,记录他们日复日、年复年的工作。预告中,一名工人说自己所做的皆是自愿:“没有人剥削我,没有人给我压力”工厂老板则说:“工人饿肚子时才会考虑工作,填满肚子、得到额外金钱后反而不会工作。”而那“额外金钱”不过是指12小时的劳动换来的3美元。这些都是工人及管理者的处境与实话,Rahul Jain以冷静而抽离的方式记下他们的一言一句,他曾质疑自己是否过于袖手旁观,但指导老师却回答说:“那些工人的生活不就像正在变干的颜料吗?”是的,我们看着影片中的工人被“抽干水份”,却束手无策。
其实我们从来都知道廉价衣服的代价不菲,却选择视而不见,而这情况仍未得以改善,正如11月初Zara爆出有工人透过衣服传递纸条来控诉没有收到工资,这等血汗工厂情况相信还大有所在。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廉价衣服必然有问题(奢侈品也未必完全没有此情况),不过在下次消费前,还是谨慎一点,思考如何买得更有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