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三月】“蛙王”郭孟浩 即兴与偏锋的本地艺坛老顽童

撰文: 黄正轩
出版:更新:

出生于1947年的“蛙王”,原名郭孟浩,从事多媒体艺术逾半世纪,作品超过三千项(本人自称九百万件),由即兴行为艺术到水墨画、书法、涂鸦、雕塑、媒合媒介和废物装置包罗万有,用破格前卫来形容绝不为过。

蛙王全身挂满独家制作的服饰,访问时会摘下招牌眼镜,但拍照或进行艺术活动时必不离身。(龚嘉盛摄)
我是下一个世纪的艺术家,因为我的艺术走在时代前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
“蛙王”郭孟浩
创立于2001年的个人工作室兼艺术仓库“蛙王博物馆”,数十年作品堆积如山,满溢的,也有回忆。(官网Frogkingkwok)

蛙王身心完全浸淫艺术作品中,身体力行演活大胆概念,不拘一格。年逾古稀仍孜孜不倦、我行我素,常穿上沉重闷热的青蛙眼镜、头饰及盔甲,夸张装扮俨如人肉流动装置。他称之为“一秒钟人体装置”,更会邀请公众互动。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2017年首次将自己不同类型的创作结合于车身,蛙王自言是一个新尝试,蛙王车曾于中环PMQ展出。(龚嘉盛摄)
2005年在上环西港城"Habitus Summer Market"进行即兴行为艺术。(官网Frogkingkwok)

“蛙王”外号来自郭孟浩自小钟爱的青蛙。常人甚觉扰耳的聒噪蛙鸣,他听来却是有趣可爱歌声,痴迷于牠的两栖天性。自觉跟青蛙“惺惺相惜”,因他常游走现实与虚幻之间,近乎疯癫;令人侧目的奇怪言行跟青蛙一样常被误解,不受接纳,却自得其乐。初中性格已离经叛道,美劳堂上曾以手指蘸满水彩大涂特涂,老师怒得把其作品“贴堂”视作坏榜样。

2007年的水墨装置。(官网Frogkingkwok)
2005年6月在旺角朗豪坊进行《箱中作业》展览和即兴行为艺术创作。(官网Frogkingkwok)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蛙王1970年毕业于葛量洪教育学院美术专科,正规艺术教育并无磨灭他的棱角。导师中只有郭樵亮欣赏蛙王作品,学期末力排众议,颁发“最具创意奖”予蛙王。后于中大及港大学校外课程部进修,师承正统水墨画家吕寿琨。蛙王实践却充满颠覆意味,在功课中以鲜活鲤鱼代替毛笔,蘸墨后放上宣纸,记录鲤鱼挣扎痕迹,反映生命动能。

+3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个人创作虽充满实验性,天马行空;蛙王曾于理工学院任教设计三年,王家卫、林敏骢和曾德平等不同领域著名创作人曾是其学生,时装设计和产品设计徒子徒孙无数。

无止境挑战界限 数蛙王出位事迹

蛙王曾出版书籍《游艺三十年》(Kwok-Art Life for 30 years 1967-1997)(官网Frogkingkwok)

在蛙王初出茅庐的70年代,艺术界谨慎保守;他拒绝一成不变,大玩混合媒介,挑战成规,材料包括腐烂臭蛋,又以蜡烛烟熏画纸来绘画,将棉绒捆绑当作火龙燃烧。蛙王相信游戏也是艺术,开创行为艺术“客宾临”,是英文"Happening"粤语音译,偶发创作展演常邀请观众参与,讲求即兴互动的玩味。最出名就是配戴他的“招牌”设计——青蛙眼镜。

蛙王作品当时或许太偏锋,创作过程充满争议,某些同行眼中属“搞搞震”破坏行为。一些艺廊和博物馆谢绝蛙王展演,他表示年少气盛得罪人多,创作也不为时人接受,香港的因循保守的风气令他感到局促。

倒牛骨事件

1975年首届香港艺术双年展上,蛙王展演《火之雕塑》,将烧焦的牛骨倒在烧焦的胶管作品旁,惹起哗然。

《郭在理工》,1979年,在理工学院扔纸。(西九文化区)
《郭在北京》,1979年于长城。(西九文化区)
《郭在北京》,1979年于天安门广场。(西九文化区)

“胶游”北京天安门及万里长城

1979年,中国大陆刚改革开放,政治社会仍很封闭。蛙王冒着被拘捕风险,于长城及北京天安门广场,当着解放军面前,进行名为《郭在北京》的行为艺术,绑起一串串胶袋。

蛙王的纽约艺术生涯,收录于《游艺三十年》一书。(官网Frogkingkwok)

1980蛙王毅然放弃教席,远赴纽约发展,追寻自由创作天地。美国人对于浮夸、大阵仗的行为艺术比港人更包容,蛙王刚抵埗从事“洗大饼”等基层工作,在街边写字画,卖几美元一张,亦见识到纽约艺术家充满才情却颓废的生活。他努力不懈摸索出青蛙主题的行为艺术方式,渐得赏识,在当地艺坛掘起。94年于纽约大会堂举行《蛙舞会》(Frogs' Party)个展,获市政府艺术委员会颁发“才华艺术家”奖状;直至翌年母亲跌伤入院,蛙王方回港照料她。

“任次元”即是任何形、任何量、任何媒介、任何意念、任何维度,都可以随手拈来成为创作,讲求的是随意和即兴性。
“蛙王”郭孟浩

年逾古稀 继续偏锋

2011年,蛙王代表香港前往意大利参加盛事“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官网截图)

蛙王不惜节衣缩食,把收入大部份投资艺术创作,生活难言富裕,经济更一度陷入拮据,位处牛棚艺术村的“蛙王郭博物馆”自2001年起,经历过租金危机,力撑至今。蛙王虽年事已高,仍自居永不放弃命硬青蛙。

2011年,蛙王代表香港前往意大利参加盛事“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个展《蛙托邦・鸿港浩搞笔鸦》大收旺场,斑烂复杂、持续生长扩展的作品“占领”全个展厅,吸引七万人次参观,成功打入主流。

2011年蛙王在威尼斯双年展引来注目。(官网Frogkingkwok)

2016年,蛙王与上海滩合作,推出特别设计限量版太阳眼镜系列,以及两款分别极简和极花的限量版恤衫。三层楼高的中环上海滩旗舰店内亦展出蛙王水墨作品。

蛙王 x 上海滩太阳眼镜。(网上图片)
蛙王 x 上海滩太阳眼镜。(网上图片)

今届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香港展会的策展角落(Kabinett)展区,将会展出由10号赞善里画廊(10 Chancery Lane)提供的蛙王作品。

此外,香港将会派出建筑师及艺术家团队参加“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18”,位处日本津南町上乡逆卷的“香港部屋”亦将于6月竣工。艺术祭于7月29日至9月17日举行,蛙王会与香港演艺学院合作,在部屋邻近社区进行艺术创作及表演,跟当地居民交流,同时为香港部屋的工程展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