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发梦都OT?帮脑袋“熄机”第一步:下班搭车要“放空”!

撰文: 温桦
出版:更新:

读书时候,睡不着的原因只有两种,一就是考试,二就是旅行前夕。然而成为打工仔后,可以说是晚晚也睡得不好!回到家不是继续回复email,就是忧虑着明天的工作。就好像一部从不停止的电脑一样,但我告诉自己“不要想公事”早点休息,却反而更大压力更睡不好。不想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身体变得愈来愈差,就要学识帮自己turn-off 工作mode!

《鬼怪》剧照

多得科技,24小时工作不是梦?

还记得当WhatsApp也“失守”出现可以传送document的功能时,大家都好像不能再逃避公司的“夺命追魂”讯息。除了科技发达令工时无限延长之外,令都市人压力大的原因之一,是大家都不懂得“放低”工作事。英国索立大学心理学家Prof. Mark Cropley认为,因我们无法分离工作与闲暇时间,会潜在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好像出现心血管疾病、疲劳、消极情绪和睡眠障碍等等。然而我们不是“机器”,一熄掣就可立即休息。不想睡觉发梦也想起工作事,就要学识如何真正让身心休息!

放工前半小时:处理轻松工作!

我知我知,现今的打工仔不用OT已经要偷笑了。但然而,我们千万不要“认命”自以为是公司的附属品,我们亦应学识重视自己应有的休闲时间!Prof. Cropley指出2013年对300名白领人士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更重视和享受休憩时间的人,更能懂得抽身工作。Prof. Cropley建议我们可在放工前进行“放松仪式”,好像在放工前半小时安排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好像整理文件,整理书桌和安排明天的工作schedule等等。这些安排都可以告诉身体“准备放工了!”,可以慢慢放松心情去享受休息的时间。

回家乘车中:不要check email了!
(audioprosound@Instagram)

香港人每天花长时间返工、放工的确很费时又疲倦(延伸阅读:每程花逾60分钟上、下班 易倾向抑郁、生产力被削减?),重点是我们应学懂把乘车时间,转换成更好的休息时间。不论是责任心强还是习惯也好,如果你不是24小时on call的工种,放工后就不应“捕实”email inbox了。Prof. Cropley指出放工后反复查看email,只会令到我们整天在工作思绪状态。他建议可定一天下数个时段来check email,好像早上,午饭后和放工前。在回家的途中,听听音乐、看看书都可以帮助calm down情绪。然而,什么也不做,发呆放空一下亦是不错选择。

晚饭前:先洗澡,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
《来自星星的你》剧照

最怕是把工作压力带回家?所以一回家最好就是先冲一个舒适的热水浴,洗走你一整天的疲倦!在家中除了放低工作,多与家人相处之外,我们亦应做一些与工作完全不相关,纯粹自己喜爱的事。好像看剧集、看电影、跳舞做gym、甚至是拿着“唱K神器”一展歌喉。原则只有一个:做什么也好,就不要做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我曾经听过一席话:“当你把兴趣带到工作,它就不再是你的兴趣”。我们在生活中应保留一些“纯兴趣”,作为生活的调剂品。

(urbanoutfitters@Instgram)
睡觉前:把烦恼留在其他房间
(urbanoutfitters@Instgram)

有人说睡前写低自己当天的烦恼担忧,可以帮助整理思绪;但Prof. Cropley却认为,这样做反而会令我们难以放松。如果我们睡前总是烦扰着某些事,他建议相比起躺卧在床上想东想西,不如动动身子在家中走动一下,找一些事情来做,分散注意力。好像看看杂志、喝一杯牛奶等,待有睡意后才回睡房睡觉吧!他指出这样可以把一些负面的想法甩在睡房门外,好让你可以真正安宁地入睡。

资料来源:telegraph,lifeh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