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38%港人听过早发性癌症 有人以为晒太阳少搭飞机可防癌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愈来愈多成人于不足50岁便患癌,医学界称之为“早发性癌症”。但香港防癌会最新调查发现,仅38%港人有听过早发性癌症,且存在误解。调查又发现,受访的18至49岁群体存在3大隐忧。香港防癌会建议,市民应尽早从饮食及生活习惯防癌,高危人士应定期接受相关癌症筛查。

香港防癌会建议,市民应尽早从饮食及生活习惯防癌,高危人士应定期接受相关癌症筛查。(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50岁以下成人患癌 过去30年本港增近四成

医学界将50岁以下成人癌症个案定义为早发性癌症,其中以乳癌、大肠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前列腺癌较为常见。除了先天家族史之外,后天因素如饮食与生活习惯及肥胖也与早发性癌症环环紧扣。本港及全球早发性癌症新症,于过去30年分别增加近四成及八成。

为了解港人对早发性癌症的认知及减低风险意向,香港防癌会于今年9至11月向455名18岁或以上、从未患癌人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38%受访者听过早发性癌症,且存不同误解,仅1%能正确指出所有较常见的早发性癌症类别。

32%人误以为主要因遗传 存在不同误解

“遗传”并非早发性癌症的唯一原因,但调查发现32%人认为绝大部份是遗传导致;有人以为多晒太阳(31%)、间歇性断食(11%)、全食素(8%)、服用各种营养补充品(8%),又或少搭飞机(4%)可以防癌。此外,仅5%受访者最近6个月有做齐6项健康生活习惯,包括不吸烟、不饮酒、多食蔬果、不过量进食红肉、不过量进食加工肉类及恒常运动。

香港防癌会指出,预防早发性癌症应尽早从改善饮食及生活著手。(iStock/资料图片)

18至49岁群体存3大隐忧 包括拒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

调查又发现,18至49岁群体存在3大隐忧,包括有家族史或3项风险因素,却自评患早发性癌症的风险低;在所有受访群体中,最不愿意透过减食过量红肉/加工肉类及戒酒以减低风险,且有8%表示不愿由现在开始建立任何健康生活习惯,当中又以男性居多;17%男性及9%女性认为自己还年轻,到50岁以上才改善生活习惯较“有效益”。

香港防癌会指出,预防早发性癌症应尽早从饮食及生活著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行之有效。别以为改善习惯需10年才见效,以运动来说,有研究显示运动一年已可减低患乳癌风险。另外,建议有家族史等高风险人士,应定期接受相关癌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