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采用电子课本提高专注力 自闭症生写字难可拍照录音作答

撰文: 卢嘉杰
出版:更新:

教育界推行电子教学多年已获广泛使用,当中包括特殊学校。位于葵涌的三水同乡会刘本章学校、融合教育电子学习协会与知识共享协会合作,推动以电子课本照顾有特殊学习需要(SEN)的学生。该校早前举办工作坊及示范课,展示电子课本“RainbowStar”如何照顾有读写障碍及智障学生,包括提升学习效率、照顾学习差异、提升专注力等。

三水同乡会刘本章学校中一同学于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卢嘉杰摄)

可重复读音助记忆 学生以影像声音作答

任教中一普通话的叶慧馨老师于示范课上展示电子课本的功能,包括能够播放学生朗读课文句子的录音,方便学生可以随时及重复聆听录音以加强记忆,补充过去传统课本的不足。另外,学生可以在电子课本上回答问题,答案会即时由平台批改,教师可以同步给予分数及评语,让学生尽快获得回馈了解错误。

因应自闭症儿童写字困难,喜欢以声音及影像表达自己。电子课本就容许他们以文字以外的方式作答,例如影像及声音,促进学习。

林康妮主任分享学校如何应用电子平台。(卢嘉杰摄)

该校主任林康妮老师就指,电子课本设有“畀星星”的功能,除老师外,学生之间亦可以星星互相鼓励,学生收集到的星星可以用于线上换领文具等礼物,大大提高学生自学动机。另外,电子课本设有成绩排行榜,能鼓励学生参与电子课本上的自学课程。

电子课本有助提升专注力 助教师照顾学习差异

三水同乡会刘本章学校校长仇恒初表示,电子课本有助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卢嘉杰摄)

被问到患ADHD(专注力不足或过程活跃)的学生上课时运用电子课本会否较难集中,三水同乡会刘本章学校校长仇恒初表示,相比传统纸本教材及工作纸,电子课本可以因应学生进度提供更多自学练习,“佢哋个脑好active,听完一样就要下一样”,让他们集中课堂提升专注力。另一方面,老师亦可按学生程度指派适当的练习,以照顾学习差异。

仇校长强调,“共创、共享、共融”是他们使用电子课本的主要目标,其中“共创”是指由老师制作适合不同学生能力的电子书,“共享”则是指老师之间分享使用教材,从而达至“共融”。

知识共享平台总干事张伟雄提到,电子课本收集超过1,900万条功课答案,资料有助人工智能帮助老师分析学生的学术表现,参考人工智能建议快速掌握学生学习表现,更快捷地针对学生表现调适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