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者数字上升 流落街头原因五花八门 同路舍:停止污名化弱势

撰文: 来稿
出版:更新:

香港人对无家者的印象,普遍是咎由自取、肮脏、懒惰、行为不可预知和危险等负面的感受;但不晓得有多少人思考过:其实你和我,不都是希望自己外表光鲜亮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珍而重之的家人朋友、拥有梦想及盼望?那为什么这些街友,会落入居无家所的境地 ? 为什么在香港这个繁荣都市,每年无家者的数字仍不断地上升?

《同路舍无家者系列之一》

撰文:吴兆康 注册社工、同路舍项目经理(个案工作)

无家者特性极为多元,年龄层广阔,根据多个社福团体联同中文大学在2021年全港无家者人口普查,当中四成(39%)无家者有长期病患,一成半(15.5%)无家者身体伤残。(资料图片)

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并不容易。无家者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除了由压逼做成的个人问题困扰着无家者,另外社会文化、政治层面等结构性因素亦不可忽视。无家者特性极为多元,年龄层广阔,根据多个社福团体联同中文大学在2021年全港无家者人口普查,当中四成(39%)无家者有长期病患,一成半(15.5%)无家者身体伤残。在精神健康方面,有约三成(28.7%)出现抑郁征状,有两成半(26.3%)出现焦虑征状,亦有各类成瘾的问题 ; 有囤积症患者被逼离开原来的居所 ; 有家庭因素影响如为子女成家立室得到更大的空间而牺牲自己流落街头,亦有相反,子女牺牲自己的父母致使他们流落街头;另有智力障碍无法跟从正常生活规律;年青人特殊状况;因疫情而临时失业;更生人士及难民等遭遇社会压逼等。这一切一切都是“无家”的基本成因,他们绝大部份都是在社会福利保护网下无法处理、被遗忘、被边缘化的一群,亦因不同连锁效应,失去基本住屋权利。

即使无家者有了爱及支持、但若然社区上仍存在着“标签”,踏入“第二人生”仍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资料图片)

难以排除社会标签踏入“第二人生”

同路舍为无家者提供基本保护(住宿及热饭)外,透过运动及艺术班组、辅导及医疗项目等,重新建立健康生活规律(routine),亦设有义工培训服务及全职工作的机会,让他们重新为自己注入动力等,但是即使机构全力介入,却每每事倍功半。原因是无家者的身心灵已被长期无家的困难磨灭,长期活在社会人士的冷眼之下,一举一动遭到监视、被唾弃、被政府部门以不同原因施压,受到长期的社会污名(social stigma);让失能感、无力感等不停加重,个人的精神健康会随着角色迷失(rolelessness)变得不理想。再加上没有家庭的支援,面对着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大量负面经验缠绕着他们,即使无家者有了爱及支持、但若然社区上仍存在着“标签”,踏入“第二人生”仍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要无家者转化的关键,首要是停止建构社会污名。(资料图片)

无家者转化的关键 必须停止社会污名

要无家者转化的关键,首要是停止建构社会污名。社会污名是指社会大众对弱势的偏见和负面的态度,让一般市民与弱势分隔,固定的既定印象偏见(stereotype)被建构起来,成为一种羞耻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谁建构这个污名?政策、社会文化及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在政策方面,作为一个地方的掌权者,政府的态度并非扶助无家者重新融入社会,反之采取驱逐政策。政府频频洗地兼洒臭粉、拆去凉亭的顶部、在桥底铺石卵阵等,希望以此阻止无家者露宿。食环署更曾在严寒的清晨带队清场,没收无家者的物品并弃掉,拒绝发还,另外警方亦疑破坏露宿者家当,甚至攻击露宿者本身。凡此种种均反映出无家者于社会中的地位。有不少无家者曾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却只因种种因素、遭遇或选择而无奈露宿;当政府视无家者不是受助者、反之为破坏者,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令社区的居民厌弃他们,反复再投诉及施加压力,拒绝尝试理解,并认同无家者对大众构成危险,害怕和他们接触,回避他们身处的地方。

资本主义与因果论 容易加强对无家者负面态度

香港社会文化及教育都是较注重个人责任,借由自己努力改变命运。而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奉行多劳多得。只要多劳、勤力、最后必然会得到权力、金钱及地位并在社会上得到“成功人士”的名誉。这观念更容易让大众误解无家者是懒惰及咎由自取。此外,普遍港人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文化有很多因果思维、亦有很多命运的观念,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空穴来风定必有因、有因有果,报应不爽”等,这些谚语一般已经假定当事人曾经犯错,但其实以偏概全。类似论述一直在市民之间流传,并加强了对无家者的负面态度。

日常的文化影响、加上社会污名,慢慢彰显于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上,导致社区建构一种论述(Discourse),如“露宿者九成是吸毒人士、有露宿者的地方都是危险的、露宿者是懒惰、咎由自取的”等,此等无事实根据的言论如病毒传开,对无家者造成无情的欺压。社会污名最严重的后果,是无家者认同和内化了社会污名的负面观点和信念,引致了自我污名,即是指他们已接纳自己是“危险、是咎由自取、人生是不可逆转的。”自我污名会对一个人作出毁灭性的破坏,到自我污名长期缠身之时,他们不是不踏出一步,是已不能踏出这一步。

重构弱势社群权力位置

要改变社会污名的欺压,必须对抗欺压性的语言和行为,并重构弱势社群的权力位置(身份认同)。无家者最致命的弱点,是“历史”及“故事”被时代掩盖,“声音”、“价值”及“坚持”不曾在自己身上见证、不曾在别人的心灵出现,所以对抗社会污名,必需从见证无家者的故事开展,再推广至社区,即“寻找历史”、“重拾能力及信念(充权)”至“社区教育”及“接触”方面着墨。

同路舍与香港01社区合作,由5月开始刊出不同无家者的生命故事。八名个案工作员通过专访记录八名无家者,借由反欺压(anti-oppression)的充权取向,让无家者更有决心和勇气站出来见证自己的“生活历史”、“价值”及“信念”,同时令大众有机会辨识他们清晰的面容,多角度地探视到无家者遇上的问题及社会限制,从中看见无家者对生活的坚持及期望转变的信念,从而重构无家者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并让社区人士减少对无家者污名化,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分享多点关爱、尊重及信任予这个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