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曾咀焚化炉环评出炉 料2030年代中期启用 负压设施防溢臭味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政府研究在屯门曾咀中部煤灰湖兴建第二座焚化炉,预计每日可处理4,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相关环评今日(27日)出炉,预计最快2025年招标,2030年代中期启用。环评建议废物接收区以负压运作以防止臭味外溢、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水亦将于现场污水处理厂处理,免影响后海湾水质。

曾咀中部煤灰湖西面已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发展为曾咀靈灰安置所及纪念花园,余下约18公顷的土地拟用兴建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二期。区内工业设施还包括位于龍鼓滩发电厂、位于东部煤灰湖的污泥处理设施“源.区”,以及在东面更远的新界西堆填区和在是次项目用地南面的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

不可燃废物或惰性废物将运往堆填区弃置

环评指出,在营运阶段的废物主要是在焚化过程中产生的爐底灰、飞灰和烟气净化残留物,会分拣出不适合焚烧的不可燃废物或惰性废物,这類废物估计數量不多,将会运往堆填区弃置;亦会有工作人员产生的一般废物,以及少量化学废物,例如润滑油及旧电池。

废物接收区负压运作防止臭味外溢

在空气质素方面,废物运输、现场的污水处理及循环再用系统、废物接收及储存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和灰渣进一步处理设施,或有短暂废气排放和难闻气味。

因此,建议采用先进的烟气污染控制系统和烟气监测系统,确保符合相关指引订明的排放限制。至于可能有短暂废气排放或会引起气味问题的设施,将会完全密封及装置除臭或气味过濾系统,废物接收区会以负压运作以防止臭味外溢;而臭气将被输送入焚烧系统并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位于后海湾口 污水现场处理毋须排放

在水质方面,项目位于后海湾口,属后海湾水质管制区范围,营运期间所产生的污水,如地表径流、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清洗地面或車辆所产生的污水,将于现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再用于清洁及灌溉园境植物,毋须排放;从焚烧厂房如冷却系统所产生的冷却水,亦会被妥善处理及于厂内回收重用。

I·PARK1预计将在2025年投入服务,处理能力为每日3,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环保署图片)

政府未为焚化炉数目封顶

环保署回复指,曾咀选址将有利第二座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的发展及早落成,可争取相关设施于2030年代初投入服务,并会同步展开全港性选址研究,物色其他适合兴建此类转废为能设施的地点,最终选址会待有关研究完成后再作决定。

发言人又指,与周边城市(例如广州、深圳、新加坡)相比,香港现时建设中的人均转废为能的能力显然甚低,本港未来是否需要更多转废为能设施,亦需要视乎未来人口增长、经济情况、城市发展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