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会揭4个月内179只雀鸟撞玻璃亡 中大圆梦台及两商厦夺鸟命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香港充斥摩天大厦,素有石屎森林之称。不过,这片“森林”对于穿梭于大厦之间的雀鸟而言却是危机四伏。香港观鸟会表示,雀鸟未必可识别玻璃幕墙及镜子,牠们误以为可飞过,结果撞上玻璃受伤甚至死亡。该会整合了去年9至12月的鸟撞纪录,一共涉196只鸟类,其中179只死亡,包括两只国家“近危”的矛斑蝗莺;另有一只于全球属于“极度濒危”的黄胸鹀亦受伤。
该会又指,沙田区发生最多鸟撞事件,四个月内共涉43只,其中在11月份,中大伍宜孙书院圆梦台发生一宗集体鸟撞事件,至少35只白头鹎怀疑因撞向透明玻璃栏杆而死亡;在一周内有至少24只雀岛撞向观塘One Harbour Square、北角AIA Tower玻璃幕墙丧命。
观鸟会表示,综观各宗个案,主要涉及装有玻璃或镜面外墙的大楼或商埸、透明隔音屏障、透明玻璃栏杆和村屋等。该会建议可于建筑物外悬挂物件,或贴上防鸟撞贴纸,可减低玻璃反射程度,估计可减低九成雀鸟撞窗死伤风险。

+3

调查员实地观察揭死鸟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香港观鸟会于去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拣选五个潜在的“鸟撞黑点”调查,由22名受训的义务鸟撞调查员,每个月按相同的调查路线,展开三次鸟撞调查,五个地点分别为美孚、青衣、尖沙咀、中文大学校园、香港大学校园。另外,该会亦透过一个全球同步和公开的鸟撞报告平台“全球鸟撞地图”,以分析上述时间的鸟撞数据。

综合数据,该会获得141宗鸟撞报告,包括196只鸟撞个体,以及35个鸟撞拓印,即鸟撞玻璃后在玻璃表面留下的羽粉、羽毛或排泄物。在196只鸟类中,179只死亡,17只受伤,当中涉及19个科,38种鸟种,有七种属于具保育级别的物种,例如全球“极度濒危”黄胸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鹰鸮及蓝喉歌鸲、在内地列作“近危”的矛斑蝗莺。

鸟撞玻璃的雀鸟品种(香港观鸟会)

中大伍宜孙书院圆梦台玻璃栏杆成“完鸟台”

另外,按地区分布鸟撞事件,录得最多鸟撞个体的五个地区分别为沙田区(43只)、东区(37只)、观塘区(22只)、湾仔区(17只)、离岛区(13只)。当中沙田区主要来自中大及火炭路,当中在11月份,中大伍宜孙书院圆梦台发生一宗集体鸟撞事件,至少35只白头鹎怀疑因撞向透明玻璃栏杆而死亡。

观塘One Harbour Square、北角AIA Tower玻璃幕墙夺鸟命

该会的报告又提到,在去年11月30日,观塘海滨道One Harbour Square有14只栗颈凤鹛怀疑撞向玻璃幕墙而死或受伤;到12月3日,北角AIA Tower亦录得10只栗颈凤鹛怀疑集体撞玻璃致死。

12月3日,北角AIA Tower亦录得10只栗颈凤鹛怀疑集体撞玻璃致死。(香港观鸟会/Tang Ho Fun)
One Harbour Square(资料图片)

观鸟会:鸟类误以为可穿过玻璃

观鸟会表示,从观察纪录可见,涉及鸟撞的建筑物类型包括,以玻璃或镜面外墙为主的学术大楼、商业大楼、政府大楼、商场、透明隔音屏障、透明玻璃栏杆、装有玻璃门窗的村屋等。香港观鸟会保育主任黄雪媚表示,一般而言,如近代建筑有较多玻璃,或以镜面设计,都有较高的鸟撞风险,鸟类会误以为可穿过而撞玻璃。

北角AIA Tower(AIA TOWER 网页)

黄雪媚指,鸟类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逾50公里,假如逃避天敌时,速度可以更快,一旦误撞玻璃容易出现死伤。她续指,鸟撞玻璃后,身体一般不会有明显伤痕,但或会有骨折、吐血等情况,亦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有部份较轻松或苏醒后离开,但仍有部份停留在原位,甚至已死亡。市民如有发现相关情况,可观察三米内是否有建筑物,鸟撞后玻璃会出拓印,即如羽粉、羽毛或排泄物等。

遇到受伤雀鸟可三个途径救援

黄雪媚续指,希望市民拍照纪录相关情况,将资料上传到全球鸟撞地图,或电邮予观鸟会,详情可到其网站了解。假如该雀鸟未死,她提醒市民,由于雀鸟受法例保护,而且可能涉及内伤,不应自行处理,可以致电1823通知渔护署、通知爱护动物协会,或会嘉道理农场。

观鸟会期望,可以长期持续收集数据、监测和分析,长远推动香港成为“鸟类友善”城市,减少不必要的人鸟冲突。黄雪媚亦提到,业权人可于建筑物外悬挂物件,或贴上防鸟撞贴纸,减低玻璃反射程度,估计可减低九成雀鸟撞窗死伤风险,例如美孚港铁站原本于9至11月出现30宗鸟撞事件,但有12月贴上防鸟撞贴纸后,12月内未再录得鸟撞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