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冬至|每月开工29日 过冬直踩加班 单亲“铁人妈妈”不言苦

撰文: 来稿
出版:更新:

冬至是一家团圆食饭的好日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忘忧放下工作,一名年近40岁的单亲妈妈,一个月只放假一至两天,到地盘做清洁散工加班“搏到尽”,只为赚钱交房租及照顾母亲与一对子女,明日正值冬至,她明言“工照开,粮照拎”,当要加班亦会坚持到底:“返多一日就多逗一日粮。”地盘工作劳损受伤是等闲事,但她认定子女才是她辛劳工作的最大动力。

撰文:关注草根生活联盟

地盘工时长薪金有限 受伤是等闲事

“2021年多咗咩?咪多咗皱纹同白头发啰。唔好成日话我挨到残,我只系年纪开始大。”阿萍将近40岁,是单亲妈妈,跟一对子女及母亲同住深水埗㓥房。2年来,一直做地盘清洁散工,每月返工28、29日,自己生病或小孩不舒服才会请假。这位“铁人妈妈”说话爽直,口头禅是:“返多一日就多逗一日粮。”即使明天冬至正日,也不例外:“看看会否早收工陪仔女,可能有机会。”她笑言自己厨艺了得,水蒸鸡、炆猪手、蒸排骨,子女通通都爱:“但好少机会煮,冇时间。”今年冬至只望可早些回家,一家人简单食一餐。

每日朝8晚5工作,而且地盘较远,很多时候天未光阿萍就要出门,而每月约有20日需要加班:“多$100,我肯搏㗎。”地盘多杂物,阿萍手脚常常被刮损,最严重一次是去年不慎踩到泥浆“拗柴”,休息了漫长的十天:“𠮶排唯有悭啲、食少啲,返唔到工都要接受现实。”对于身体累积的劳损,阿萍自觉尚年轻撑得起:“顾好眼前,听日随时饿死街头,仲谂未来健康? 冇谂咁多。”

一家四口,住的㓥房有一房一厅一厕,光线严重不足,阿萍最担心影响子女学习,去年始申请公屋。很多时候,阿萍放工回家已是晚上8点,自己吃“尾围”,一对子女会出来陪她谈谈今天上学、补习发生的事。每星期唯一可喘息的时光,就是星期六日子女放假,而星期日阿萍又可提早放工半小时:“可以买靓少少的𩠌煮给仔女,看著他们在公园玩。”一家人健康、有倾有讲,是阿萍工作的最大动力:“弟弟常会问我:‘妈妈做嘢洗唔洗晒太阳?今日辛唔辛苦?’,我答:‘唔洗晒太阳,唔辛苦’,他会说‘咁我就放心’。”

生活难,有人比你更困难;就算难,都已过咗12个月。
单亲妈妈阿萍

宁靠自己不靠政府放弃申请津贴

长时间做劳动性高风险工作,“搏尽”月入一万五千多元,扣除支付5800元租金、饮食、教育等洗费后,每月已所余无几。阿萍从不言苦,因小时候在乡下家境贫困,吃蕃薯充饥,自己8、9岁已经要煮饭、做家务。而靠自己,另一原因是对政府失去信心,阿萍提到去年申请“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立时一肚火:“不断要补文件,又不断否定,说我解释得不清楚。”自言学历不高,阿萍指一拿到信件就头痛:“我多问几句,职员甚至话‘你睇唔明咩?再嘈,我地会查返你以前啲钱。’”折腾了一年,与其说帮助,阿萍倒觉得政府特意为难基层,最后她放弃申请。

终于又过一年,阿萍庆幸身边亲友都健康:“生活难,有人比你更困难;就算难,都已过了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