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悲歌|女医生中风变严重伤残 综援养家收巿时段买平价菜
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弱势家庭来说,每一餐都是锱铢必较的计算。有从医的妇女自中风后严重残障,靠一个人的综援金养活全家,为节省开支只能在街巿傍晚收巿时段购买平价食材,她顾不及医生劝喻,亦要冒着阻塞胃喉及加重大肠负担的风险,将食物搅烂后以针筒打入胃造充饥。冬至对她来说,从来不是一家人加菜庆祝的日子,反而是食材加价后又要向亲友举债的艰难时期。
撰文:关注草根生活联盟
从医收入理想 患病后遭亲友疏远
现年65岁的Joyce(化名),跟在学的儿子同住。10多年前曾经中风,之后开始有吞咽障碍及行动困难,需以电动轮椅代步及以“胃造口”饮食,因健康问题无法工作,需要申领综援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
冬至快到了,联盟成员询问Joyce在这个大节日可有特别安排,Joyce表示自从患病后,一家未曾做过节,回想自己以前做医生时的生活条件理想,身边有很多亲朋戚友联系,自患病后经济陷入困境,那些联系已没有了。每次买𩠌,Joyce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在街市快收工的时间买平价食材,一部份煮给家人,一部份搅烂后以针筒打入胃造口充饥。虽然医生及营养师建议买营养奶,亦警告搅烂固体食物喂食,有机会阻塞胃喉及对大肠带来极大负担,但这是她悭钱的唯一方法,她间中甚至会等深水埗街市差不多收工的时间,用大约2小时来回,一次过买好几天的食材,若然到月底真的不够钱,就只好以水充饥。
联盟成员曾询问Joyce,若按医生的建议购买营养奶,需要花费多少钱?Joyce无奈地指出,营养奶每罐$24,每日要6罐,以一个月30日计,已经需要$4,320,但特别膳食津贴只有定额$1,195,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
Joyce当日刚覆诊完毕,看上去有点疲累,但对于有社会群体关心她的需要,表示十分感恩。闲聊之间,Joyce表示虽然自己与子女同住,但因为子女已经成年,因此只有她自己获发综援金,Joyce的综援金便成为两人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而子女就申请学生资助继续学业。
综援实报实销津贴不足须塾支及举债
严重的长期病患者或残疾人士申领综援,虽然一般都能额外申请一些有限度的实报实销津贴,以应付额外的必要开支,但对于Joyce来说,仍未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例如现时自己与子女同住,但因为综援金只批准她一人,所得的租金津贴并不足以缴付公屋的实际租金;又例如一些实报实销的医疗消耗品,获批的数量根本不足以应付实际需要,例如每日只有一片沙布及一枝盐水洗伤口,对于每日仍会不断渗漏的胃造口,不知道可以用来清洁还是垫伤口;又如胃喉每年只获批两条,曾经试过不足半年便损坏,结果急症室只能以排尿喉暂时代替;验血糖时用以消毒皮肤的酒精纸也不够用。
另外,实报实销津贴需要先自行垫支,对于她这样以综援金为经济来源的人,怎可能有钱去垫支?Joyce表示现时每个月大约要垫支2至3千元,只能够不断向朋友借贷,待下一个月发放综援金时偿还,如期间曾因入院而被扣综援金,更需要延后还款,所以每次政府额外发放的综援金,亦只能用于清还欠款,即使现在穿的鞋已严重破损,也不舍得花钱买新的,犹记得第一波疫情的时候,没有多余钱买口罩,亦不知哪里有免费派发,一个口罩用了一个月还不舍得弃掉。
她感恩的是儿子尚算懂事,没有埋怨生活困苦,此时一直坚强的Joyce不禁流下眼泪,双眼通红的说:“那时候曾经试过自杀,但被救回来,之后就一直咬紧牙关活下去,这些年最开心的一次,是有社福机构请我去饮茶,这样奢侈的时刻很久没有试过了。”
探访完结后,Joyce再次感谢联盟的关怀,这短短的一小时探访,认识了社会上其中一个基层的故事,但愿不同的基层故事,也能为社会带来反思,在同一天空下,大家可以如何认识他们、可以如何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