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我主场.东涌】巴士服务未能“以民为本”是谁之过?

撰文: 投稿
出版:更新:

巴士公司以有利公司的角度提出加价或调整服务,实在是无可厚非。问题的根源,明显是政府未有做好监察者的责任,维护公众利益,减轻市民沉重的交通负担。政府一直有不少方法可以主动改善巴士服务,如在为专营权续期时加入相应条款,却每次都因循守旧而毫无作为,结果直接受苦的就是市民。

文:公民党东涌地区发展主任 李嘉豪

巴士一直是本港运输系统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公共事业,其路线设计、收费水平、服务水准,理应以民为本作考量。但事实上,巴士公司表面上虽为公共事业,其本质却是公司财团,考量的终究是公司利益。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民,就最能切身感受到巴士公司如何以利益为本,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

巴士是大屿山居民出行主要依赖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笔者过去两年服务东涌的观察来说,大屿山与本港其他地区不同之处是,大屿山居民几乎没有任何选择,巴士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他们,以下是其中两例。

屿巴一直是大屿山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资料图片)

屿巴加价 岛民叫苦

一是近日新大屿山巴士公司(屿巴)向运输署申请自2019年4月1日起加价,平均加幅高达9.8%,理由是自2008年加价后,屿巴一直备受财政压力,以致在招聘巴士车长亦面对不少困难,故此需要加价。

屿巴是接连大屿山岛上各处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论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或假日游客出游,只要在大屿山岛上,都会有需要乘搭屿巴。大屿山居民日常的交通费用已然高昂,负担甚重,屿巴加价简直是百上加斤,在别无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犹如“㩒住抢”。另外,屿巴一直在假日收取“假日收费”,以补贴日常开支。是故大屿山的居民每逢假日,除了要与游客“争巴士坐”才能出入外,更要承担对居民而言并不合理的假日收费。多年过去,屿巴一直对问题视而不见,为何不区分居民及旅客收费,或推出月票等措施?

龙运巴士线调整 未顾及岛民需要

二是龙运巴士E线的服务调整。龙运巴士公司于2月初将E32A号路线取代E31号路线绕经东涌北。原意是让居民有更快捷的方法前往荃湾、葵涌地区。但由于E32A号路线在经过青马大桥转车站后,并不途经青衣而直接到达荃湾,结果令东涌北居民失去最直接到达青衣的巴士路线。对在青衣上班及上学的居民造成严重困扰。虽然龙运巴士后来增设了特别班次,但就只有早上两班,服务显然未能满足居民需求。到底龙运巴士有否通盘考虑市民需要,再作路线检讨及调整?

(龙运巴士公司图片)

政府缺监督 市民挨恶果

巴士公司以有利公司的角度提出加价或调整服务,实在是无可厚非。问题的根源,明显是政府未有做好监察者的责任,维护公众利益,减轻市民沉重的交通负担。政府一直有不少方法可以主动改善巴士服务,如在为专营权续期时加入相应条款,却每次都因循守旧而毫无作为,结果直接受苦的就是市民。

巴士服务实是公共服务之一,作为持有公权力的政府,监督其营运方能妥善回应市民需求。政府必须负起责任,让巴士公司真正“以民为本”,令市民得到适切的巴士服务。

如有任何对社区的意见及评论,欢迎各位投稿至“我区我主场”社区专栏。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经电邮传送至 cr@hk01.com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