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推动历史教育 国民教育才有基础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上月发表的施政报告,将国民教育列为重点工作方向之一。行政长官表示,透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市民对国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笔者十分支持这个作法,但认为应同时加快推动中国历史成为中学必修课程,由当前的初中必修延伸至高中必修。因为学生只有完整学习中国历史,才会明白自身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才会知道香港与国家的关系,只有普遍市民都对国家的历史有了基础的了解,全民国民教育才有继续推广的坚固社会基础,取得理想成果。

来稿作者:杨莉珊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家发展的过程和脉络,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家的现状和未来。同时,了解历史也可以培养和增强我们对国家的热爱,让我们更加珍惜国家的来之不易,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施政报告表示,将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统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事宜,希望可以提高香港市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具体工作包括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专责策划及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明年起举办“中华文化节”,另外设立两所博物馆介绍国家和抗战历史。至于学校层面,也将透过举办教师内地考察、到校国安教育教师深化课程等,以及在25/26学年于小学开设人文科等措施,来加强国民教育的效果。

笔者对于施政报告提出的种种措施对推动爱国主义乃至国民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均乐见其成,认为在一度程度上可以产生正面作用,但是欠缺稳固的全民历史教育为基础,无法做到事倍功半,更无法达致全面提升全民爱国主义的效果。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有言:“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说明了史学对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历史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智慧,能够帮助青少年了解人与社会的变迁,譬如香港学生可以了解今天香港社会为何未发展成这样。

有了这些基本的历史素养,政府师长再去谈爱国爱港、一国两制,学生自然有基础知识去理解与思考,特别是宪法与基本法等,若没有历史基础支撑,对学生来说只是一堆枯燥的文字,连记忆都困难,更遑论感动学生而影响其价值观。

考评局刚刚出版的中学文凭试《试题专辑》值得社会关注。文件指出不少考生连书写正确字词都感到困难,对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都欠缺系统认识,说明香港的历史教育亟待改善。比如错别字方面,有考生将“踊跃”的“踊”写成“勇”敢的“勇”字。而在中国历史科方面,有考生混淆史事,朝代概念模糊,例如将汉代的“匈奴”误认为“吐蕃”或“突厥”、错认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为唐代人。中史卷中考生亦有不少错别字,例如“林彪”的“彪”写成“标准”的“标”、将深圳写成“深川”等。

笔者透过香港优质师友网络,有机会与年轻朋友互动,发现对于连认识国家历史甚至中文书写都存在问题的青年学生,单纯喊爱国口号无疑是收效甚微,述说片段式的历史事件也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再多的交流与参观也往往是“水过鸭背”,效果有限。习近平主席今年七月给香港培侨中学学生回信,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勉励同学要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而国家对香港青年存有这一切美好的期望,若脱离完整的历史教育,都将变得单薄虚弱。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香港优质师友网络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