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运输署勿让公共巴士服务沦为财技投资
虚拟货币平台JPEX案件持续发酵,但警方一路拉人,公司网站仍继续运作。JPEX已成为骗局的代名词,连美国冒险乐园掷彩虹游戏被指呃钱事件,也被人戏称“诈骗成份仲严重过JPEX”。这种广义的JPEX模式,其中一个重点是用假装认真态度经营业务,邀名人作宣传,以门面功夫掩饰背后掠水目的,不断吸金最后“收网”赚钱。类似投资玩财技本质其实在不同行业也有出现,但当公共事业例如牵涉大众出行不可或缺的巴士服务也用类似手法运作,运输署是否有责严格监管呢?
来稿作者:蔡裕龙
公共事业涉及专营权,服务定价以及质素影响民生,故五间巴士公司申请加价也要经政府审批。去年提交加价申请的新巴和城巴(专营权一),提出将所有路线划一加价2元,有路线加幅高达6成,而城巴(专营权二)申请机场路线更居然加价50%,其他路线亦加价23%;九巴和龙运则分别申请加价9.5%和8.5%,新大屿山巴士公司申请加价 9.8%。最终政府批准的加幅虽远低于申请幅度,但有议员批评这种加两蚊“开天杀价、落地还钱”手法绝不可取。
其实从未有专营巴士公司以“划一金额”方式申请加价,因这样车费较低之路线加幅会特别巨大,令基层乘客百上加斤。因此,城巴这次加价申请被批取巧之余,亦被指是将本身因经营不善的蚀钱状况,转嫁给市民大众。资料显示,2017/18年度起的4个年度,新巴城巴累计蚀3.79亿元,期间客量更一直下跌,仅机场线有盈利。
奇怪的是,在蚀钱兼疫情肆虐时,2020年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善水资本也愿意以32亿元从新创建手上收购新巴城巴,接手后善水持股90.8%、在港上市的汉思能源持股8.6%、Ascendal Group Limited持股0.6%,前两者也无直接经营巴士业务经验,而后者只在英国有45架巴士,有巴士迷当时称赞善水“勇气可嘉”。善水成立汇达交通控制新巴城巴,其后在2022年善水再将大约7%股权转让了汉思(目前占股约15%)。
善水入主后蚀钱情况不变,但开始进行三大动作:搞合并、狂抢新界路线、引入氢能巴士。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善水搞合并可谓十分熟手,不足两年已成功用城巴“吞并”新巴,将专营权归一于城巴,港岛区再次变成一间巴士公司独大(除了九巴联营路线)。
经营路线加廿一条 巴士数目反减百多部
2021年,新巴城巴积极进军新界,一年内投得皇后山、屯门54区合共10条新巴士线,亦抢到其他4条新界来往港岛巴士线686、933、976及989,至今年再投得十四乡5条新巴士线。连同之前2019年投得的2条香园围边境管制站B7及B8线,城巴短时间内新增了21条巴士线,可是翻查资料,合计城巴(专营权一、二)和新巴的已发牌巴士数目,竟然是连年下跌,由2019年的1668架降至2022年的1530架。路线越多,车队数目反而下跌,这是甚么玩法?结果,由城巴经营的新发展区线路,都无可避免地出现班次乱笼、有突发情况时无车增援的状况。
另外,去年汇达交通宣布零排放转型计划,称氢能巴士适合本地营运,获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主礼宣传活动,其后引入首部威池腾生产的双层氢能巴士,亦获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等高官撑场。汉思似乎渐渐成为城巴的“主角”,报道指汉思在城巴内,表面上不及善水的持股量,实际上话事权更大,如有重大议案,须最少一名善水提名董事及一名汉思提名董事一起投赞成票才可通过。
种种迹象显示,城巴似乎希望短时间内“谷大”整个经营规模,同时减少车队投入,目的有可能是“谷高”EBIDT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是想令自己较容易向银行借钱、派息给自己吗?最终目的或许是铺路令善水日后可以高价卖城巴予汉思。因根据年报,如果善水资本之后要沽售手头的城巴股份,汉思能源可优先买入。
事实上,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早前在城巴以蚀钱为由加价后,就曾公开质疑,是否有人透过财技把巴士公司收入转移资产到母公司之一的汉思,“然后话自己唔赚钱”,并促请政府正视巴士公司这种玩弄财技手法,堵塞漏洞。
如果善水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直玩弄财技,根本无心营运公共巴士服务,运输署的确有责审视其营运模式及内部状况。这关乎市民每日使用的交通服务,因如一间专营巴士公司每隔数年也易手,沦为投资公司操控赌局的“交易所”,这等如拿日常民生稳定作注码,当局必须有所作为,不能坐视。
作者蔡裕龙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多年,现职金融公司资讯科技经理。标题为编辑所拟,原题为“运输署勿让公共巴士服务沦为JPEX式玩财技投资赌局 ”。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