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慎批专线经营权 稳定服务利居民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近日有地区专页及媒体报导,西贡十四乡的5条全新巴士线(包括两条分别来往沙田市中心同接驳乌溪沙站/马鞍山市中心的全日路线,以及三条来往荃湾、尖沙咀及九龙湾的繁忙时间特别线)的经营权均由城巴投得,消息传出时,原本只是一两个简单帖文,却马上引起不少当区社区人士及街坊居民的高度关注及广传。

来稿作者:欧阳熙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 Wright Mills)提出“社会学的想像”,即是将环境中的个人烦恼,扣连并转化为社会中的公共论题。同样地,如果只是个别一两个人表示有问题,或许不代表什么,但当不同人士都同时表示关注,大概是当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判断一间企业,其实与判断政治人物差不多:不要听他说了什么华丽措辞,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实际行动。虽然有漂亮的企业口号,但城巴近年在新发展区的往绩如何,有目共睹。远的不说,单以北区皇后山为例,城巴的营运表现及服务水平就备受争议,班次极为疏落、频繁脱班、经常迟到、司机走错线、训练疑似不足等情况,罄竹难书,不是任何人或KOL生安白造,而是乘客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纳出来的总结。正是你有你“一致服务全城”,我有我“市民气愤难平”。

十四乡未来的新发展区,人口规模几乎等于一个水泉澳邨,交通规划一直倚赖巴士,巴士服务水平对民生影响重大,是居民日常出入方便与否的关键,在往绩未有改善的前提下,城巴是否有足够营办能力经营新线,令人忧虑。

如果消息属实,就引伸出多个重要问题:为何十四乡5条线会选择予城巴营运? 今次运输署的标书究竟如何制定,评审准则为何?究竟有否考虑城巴在皇后山的表现?为何城巴未有因应该区居民需求上升而增加服务,却仍然批予营办新路线?城巴会否抽调其他地区资源服务新路线,令原有服务不足情况更加恶化?

一叶知秋,城巴在皇后山路线的表现,反映的是其企业治理水平。在资本主义社会,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不放过任何扩张机会,也是合理。只是,企业扩张业务范畴,应按其自身的节奏,这个节奏是取决于实力,最忌在未有足够本钱下,盲目扩张。就算最后投标成功,落得的只是市民乘客的坏印象,对商誉百害而无一利。

与此同时,运输署亦应该做好把关角色,勿要予坊间一种“为批而批”的感觉,同时要积极监察巴士公司表现,向市民解释如何处理班次疏落及“脱班”问题,释除公众疑虑,维护居民权益,避免十四乡出现皇后山问题。

作者笔名欧阳熙,曾于跨国科企处理及打击电子商贸诈骗、假新闻及讯息工作,常驻新加坡及香港,现时从事资讯科技公司顾问。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