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盘点与展望青年宿舍计划
近日特首正就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进行广泛咨询。与相比去年,青年问题已随著第一版《青年发展蓝图》面世及其他计划的推出,已进入“由治及兴”的阶段。然而,由《2011/201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行的青年宿舍计划,至今依然有一些宿舍未有竣工日期,当中除了因为香港发展审批程序的时间外,亦因为未有借助发展商的才能,未来实应借助经验尽快完成剩余的项目。此外,现时一些设于市区的青年宿舍租户,多因为减少通勤时间而入住;随著政府将于大屿山与新界北部建设核心商业区,政府应在新发展区内建设大型青年宿舍项目,满足青年职住需求。
来稿作者:刘健宇
发展商参与有助青宿尽快落成与营运
第一阶段的青年宿舍计划(下称“旧计划”)由政府全数资助非政府机构在未尽其用的土地上兴建青年宿舍,而第二阶段的青年宿舍计划(下称“新计划”)则由政府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旧计划共有7个非政府机构参与,现时只有2个项目竣工,有3个项目则计划于2025年竣工。新计划则暂有3个非政府机构参与,全部均能够在新计划推出后1年内申请及推出营运。
过去数年社会各界均关注自2011/2012年度推行的青年宿舍计划,迄今已逾十年但只有2个项目竣工,有2个项目更未有预期竣工时间。旧计划下最快竣工的香港青年协会大埔项目早于2014年获区议会支持,同年获城市规划委员会通过分区计划大纲图修订,2016年便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并于2020年落成启用。反观东华三院上环项目亦于2014年获区议会支持,并于2015年通过古物咨询委员会文物影响评估报告,但至2019年才完成运输署两轮交通评估,及一轮环境保护署环境审查结果,至2019年才获批拨款委聘建筑工程总顾问等进行设计和相关的技术评估。
上述问题其实是香港一贯的发展问题,加上不少青年宿舍的营运者缺发展经验,最终自然难以加快完成项目。青年宿舍计划其实亦示范了发展商可发挥自身长处贡献社会的案例,例如恒基地产及新鸿基地产各提供了一幅土地予两个申请机构,新落成的青年宿舍将会兼备一些社区服务设施。新计划下的3个项目亦由有发展商背景的人士牵头,例如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杨政龙先生,同时是英皇集团副主席;刘叶淑婉纪念慈善基金则是由华人置业集团所支持。青年宿舍未来应发挥公私营协作的效能,让更多项目尽快落成。
新CBD应建立大型青宿项目
青年宿舍计划原有两个政策目标与青年发展有关,即(1)满足部分在职青年对拥有自己居住空间的渴望,及(2)让该等青年租户可为达致其中期个人发展目标积累储蓄。至于新计划下,则加入(3)要求青年租户每年完成不少于200小时的青年发展时数。虽然前述政策目标十分美好,但当所有青年宿舍启用后,全港只有约3600个宿位,而符合入住青年宿舍年龄条件的人数却有近94万人(2021年政府人口普查),假设22至26岁在职青年全部符合入息与资产条限制,也有近37万人,能够入住青年宿舍的青年只占约1%。
从青年宿舍的位置来看,位于港岛的有3个,九龙的有3个,新界的有4个。从笔者接触的青年宿舍申请人所见,不少青年均以方便来往港九市区通勤为入住考量——有一些青年表示原本来回通勤时间长达3小时,当入住香港青年联会铜锣湾项目后,通勤时间大减至30分钟,更提升了他的生活满意度。因此,政府建设“明日大屿愿景”和“北部都会区”两个新核心商业区时,应以青年宿舍模式,建设类似内地“人才公寓”的大型青年宿舍项目,借此为新区创造有利条件,让青年不会受困于通勤问题,而能够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
作者刘健宇是香港青年联会会董,香港政策试验组创办人。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