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点论政|托管好幼儿 释放劳动力
前一阵子闹出“印佣零收费”消息,传闻印尼将有新措施,印佣来港工作的近5千元行政和招聘费,将改由雇主承担,弄得不少雇主人心惶惶。当初香港引入外籍佣工,目的就是为了释放家庭中的劳动力,让他们不用因为要带孩子和打理家务而留在家里,可以外出打拼,为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来稿作者:刘仲恒
当下,香港许多行业都出现人手短缺的问题,但不少人为了照顾孩子而不得不放弃工作机会。要把社会上这一部份的劳动力释放出来,政府就必须要把幼儿托管服务做好。父母看见孩子获得良好的照顾,心里就会感到踏实,自然就会寻求就业机会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个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负担得起或愿意聘用外籍佣工,所以政府在提供支援方面,可以善用遍布社群的非政府机构,资助这些机构提供多元化的日间幼儿照顾服务。由于成人的工作时间和性质不同,政府资助的服务应该偏于多元化,从幼儿中心、暂托幼儿、提供延长服务时间,以至课余托管服务都要涵盖,这样才能配合双职、单亲家庭、少数族裔家长,甚至有特殊学习需要家庭儿童的托管需要。
除了非政府机构,邻里之间在幼儿照顾方面提供支援,也可以大力促成这件事。在这方面,政府已经资助营办机构为9岁以下儿童提供俗称“社群保姆”的家居照顾服务。在去年年底,已经有近1千8百名社群保姆在提供相关服务,18区里每一个区都有。其实,社群保姆不但能在邻里之间提供更具弹性的日间幼儿照顾服务,而且还能提升社群人士之间的互助和关怀,创建互联网更坚固的社群,真是一石二鸟。
另外,政府上个月提到将会以试验性质推行“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试行计划”,主力希望帮助弱势社群家庭,让有需要的小学生课后可以留在学校接受托管和学习支援。据闻这项计划将在九龙城、油尖旺、深水埗、观塘和葵青荃湾这5个地区试行,找50间小学参与,每间学校托管大概60人。这么一来,就能惠及3千名幼童。如果这些小学生的家长都因为孩子获得妥善托管而愿意投身就业市场的话,就至少可以为本港注入3千至5千名的劳动力,有助舒缓众多行业人手短缺的情况。
笔者看过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外籍家庭佣工实际减轻了妇女在生育和日后抚养期间的育儿责任,因而在提高本港女性劳动力参与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些获释放的劳动力最终使相关家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改善家庭的整体财务状况。笔者相信,把幼儿托管服务做好,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益处。所以政府很值得在这方面多下点工夫,释放更多的劳动力。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团结香港基金顾问。。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香港01无关。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