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言广达|旅客立食两𩠌饭 皆因基建不理想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全城热话的“立食”两𩠌饭事件,惹起公众对于访港平价团的高度关注。有指以往营运内地团团餐“餐费相宜”,令平价团只能以“围皮”方式要旅客体验;另一边指有年长团友因要食药,要求提早进餐,全团食两𩠌饭是出于人道考量。不论如何,是次立食事件观感上感觉负面是不争事实,而旅行团过度集中于某一社区,长期对当区居民带来民生影响,是疫情前已延宕至今的问题,尾大不掉。

来稿作者:黄进达

百货应百客,旅行社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提供服务,无论是平价团或豪华团,其实各有市场,但当中内地访港平价团于坊间产生较多讨论。传统社区如红磡、土瓜湾一带作为民生社区,过去多间“注册商店”进驻红磡和土瓜湾,其中有几条街道几可称为“注册商店”街。加上区内的旅游巴违泊、旅客阻街等问题一直未解决,已经令到当区市民非常懊恼。

平价团集中出现于旧社区

疫情之下,该区经营团餐的食肆大幅减少,另一边厢农历新年后的访港旅客数字陆续增加,当中内地旅客已回复到疫情前的45%。此消彼长,区内食肆不胜负荷是可以预见的事。归根究柢,主要是过去未有以通盘考虑将旅游配套如大巴停泊处、旅客服务区及注册商店平均分布,导致民生设施相对老旧的红磡、土瓜湾持续面对旅客洪流,而其他区分则尚有很大程度可以提供接待的空间。又再因为老旧区分租金与物价升幅始终有上限,如无政策调控,始终摆脱不了“平价团—旧社区”的迴圈。

笔者曾指香港疫下的服务行业需要有“醒酒时间”,服务行业以人为本,应著重提升受众的满意度,故香港应为“疫后第一桶金”旅客提供妥帖照顾,务必呈现香港最好一面:安全、周到、健康、便捷,使其宾至如归。当前旅客重临香港,作为多元待客之都,在大方向上接待旅客可谓多多益善。在总体情况,目前最大影响点在于旅游业配套产业集中于旧区,所以旧区居民自然首当其冲,未能享受到立时的带旺经济成果,却即时领教了人流、交通与环境卫生压力。政府需要有决心,协助周边地区建设接待旅客的基建配套,以免某一两个区域过份拥堵。这个思路除了增加地区旅客的承受能力以外,亦是为目前较受旅行团影响市民提供缓解之道。

长远而言,特区政府要开辟专门接待入境团的旅客商城,以往也曾有业界自发做过,吸取到的经验得知选址非常重要,绝不是靠近边境就一定便利旅客,也要考虑旅行团的行程能否配合,在整体配套上是否适合旅行团前往。这些都需要以促进整个旅游发展的高角度,作长远规划。目前地区旅游配套资源错配的情况,其实已经不是一天半会的事了。政府必须务实有为,尽早思考如何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包括研究可容纳批量旅行团的场域与安置接待旅行团生意的商户,更应在交通配套上多花心机。

作者黄进达是经民联旅游事务委员会主席、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重庆市政协委员及全国青联委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