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大数据分析:哪些港人最关注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人大、政协)日前在北京召开,由于当中涉及政府换届、人事变动和涉及香港问题,广受本港各界关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发现,虽然香港市民今年较上年对“两会”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了约85%,但对“两会”持正面态度的仅有约20%,更多市民抱持中性态度。分析更发现,对于全国“两会”,本港呈现出“政商界热、基层市民冷”的现象,此反映出若果未能有效让更多基层市民进一步了解全国“两会”相关内容,基层市民或难把握住当中的机遇。
来稿作者:梁海明
笔者挖掘从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20日期间,香港各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网上讨论区等与全国“两会”相关的中英文数据、讯息超过条4.1万条。其后,笔者通过非监督机器学习技术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Model(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Model(BERT模型)和Sentiment Analysis Model(情绪分析模型)等人工智能模型,对上述时期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
首先,在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20日期间,香港的中英文媒体、社交媒体和网上论坛,所有涉及全国“两会”的讯息共有41,301条,平均每天2,065条。而在2022年的同期,则有22,448条,平均每天1,122条信息,今年度的总讯息量较去年度增加了84.46%,显示本港市民比以往更加关注全国“两会”的讯息和国家大事。
经过大数据分析,本港报道与全国“两会”相关的原创性新闻、分析评论数量最多的前十大传媒分别为:大公报、文汇报、香港经济日报、点新闻、星岛日报、香港01、信报财经新闻、香港商报、明报、橙新闻。由此反映出,传统传媒仍然较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更加多报道全国“两会”的相关新闻,以及更能于全国“两会”期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但值得留意的是,虽然港人较上年更加关注全国“两会”,但通过人工智能情绪分析模型(Sentiment Analysis Model)分析发现,本港市民对全国“两会”表达正面态度的只占20%,负面态度的则为3%,表达中性态度的市民则高达76%。
此数据反映出市民对全国“两会”认可度不算太高,如何令更多港人接受、认可乃至赞同全国“两会”,香港特区政府未来任重而道远。尤为重要的是,众多香港市民认为全国“两会”虽然有涉及香港的内容,但市民更加关注特区政府将如何根据“两会”内容,解决市民长期关注的住屋、就业、医疗和教育等更加实际和迫切的问题。
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本港十八个区的市民中,最关注全国“两会”的前十个区为:离岛区、中西区、北区、九龙城区、湾仔区、大埔区、黄大仙区、沙田区、油尖旺区、东区。
由上分析图可见,排名前二的离岛区、中西区的关注市民数量,是其他十六区市民的总和。鉴于香港最重要的政府总部、立法会等行政、立法机构,以及金融、商业中心区和部分豪宅区主要集中在前二位的离岛区、中西区,这无疑显示出香港政商界人士,以及中产市民及富裕市民更加关注全国“两会”。
此亦反映出对于全国“两会”,本港呈现出“政商界热、基层市民冷”的局面,特区政府未来应思考如何令更多基层市民更加关注全国“两会”,以把握当中的机遇。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宏观经济等领域研究。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