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道|现届政治助理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昨天写了有关房屋局和何永贤推广简约公屋的策略,一些政界朋友们发来表示不尽认同,这正正是从持分者,公关和市民角度出发不同,我深信和而不同和真理越辩越明,等待议会讨论后,一切有定案让事实说明政策的成效。笔者经常认为,批评和以偏概全的做法不难,真正低调地做实事,默默工作而不拿功劳的才是本事,而这正正是今天想谈的另一个话题。

来稿作者:张景宜

今早上班之际,WhatsApp传来大棋盘的文章,谈及特首办高度重视政治助理的工作,会办一些培训班给新任的政治助理。在行内,我们不时也会留意和接触政治助理,在商界,公营机构和议会的工作中,他们就是与问责官员的桥梁。文中提到,特首办安排了刘富生和陈凯欣作为讲者,分享经验,我也认同Cassius和Rebecca的经验很资深到位,特别是Cassius服务过两届保安局,历经多个不同的重要事件,为现任特首和前任局长黎栋国出谋献策,也与现任特首办主任Carol合作无间,自是最佳的讲者人选。

但是对于聂风行文中评论现届个别政助的表现,我不尽认同,反而想分享一下我所认识和欣赏的几位,以及说说政治助理真正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综观今届政治助理们,说实话我与他们在添马内外都多年合作和交流,律政司司长政治助理Denise可以说是当中最资深的一位。但我经常说她的问题是太低调和务实,往往让外界和政界忽视了她在商界长袖善舞的表现。她最厉害的地方是受到多名领袖的重用,经常工作通宵达旦写稿,准备传媒查询和回应,现时据我所知,连社交媒体也亲自操盘。

同样地,笔者也认识商经局政助Bruce和劳福局政助Sammi多年,两人分别是工联会和新民党中前辈们特别重视和欣赏的生力军。在公在私,我都不时向两位请教,以及经常讨论政策。在以前服务发展商时,在地区上不时与他们合作推广有益地区的事务,同样,换到进入了添马后,我们定期会交流有关本地的招商政策,社福情况,他们犹如将以前在地区工作的实干和用心,带进政府。Bruce曾经是立法会议员的幕僚长,也服务过国泰主理持分者关系,大家多留意他近月的工作,就知道他一天走几场,同时深得局长信任。

同样地,笔者时不时会责骂Sammi,主因是她并不多休息,从以前在东涌服务居民,到疫情期间以社群主任身分依然积极落区。换到担任政治助理这段期间,其实不同政党的代表,传媒和商界友人在找局长时,其实也必定会与她和新闻秘书等交流。作为前新闻主任和在公关界有一点历练和经验的人,确是羡慕孙局长得一良将,收纳一个有会计师背景,服务地区多年,以及谦虚务实的人担任此岗位。据我所知,叶太当年也有说过,Sammi分析政策不流于表面,能够以资料和事实说服别人,更不用说丘局长邀得像Bruce一样八面玲珑的资深公共事务人才,在地区与金钟之间游走。

说到底,政治助理与政务官,立法会议员和商界公关不一样。只要在政圈内,以及一些一直有关注我文章的读者们就知道,五年前我说过,政治助理人工太低,工时太长,没有明确的晋升阶梯,反之是未必能够吸纳公共事务和公关界的人才投身政府。今届一众政治助理们的表现,我可以颇有信心的说,已经是历届最好的,既要处理日常政治事务,与媒体打交道,也要兼顾社交媒体,大家拿出手机对比,与不同人士开设的群组不下二百个。将心比己,我们经常会把目光放在最资深的司长和局长们,其实有时只要用心去感受和多放下身段去接触,一众政治助理热心服务社会,从不同的专业界别走进添马,没有十三个月粮,没有花红,着实已经很不错。

正如我在2017年说过,真正需要改善的一点,就是扩大政治助理人数。政府有超过七百多名政务官,过千名首长级官员,以及九十名立法会、几百名区议会议员及助理团队、地区主任。还要计及一万多名传媒工作者,上至总编辑至采访主任,到高阶记者及初入行的记者。试问一个政治助理,如何能够应付这样的政治人际网呢?曾经担任过跨国企业及公营机构,一个正常的公关部门最少就有十人以上。

反之,扩大了政策局的工作和范畴,政治助理还是一个,加上体系里几个新闻主任,这绝对是不太理想的。所以,不论是社会各界,议员还是圈外人士,我们能够适度地给予机会和时间,让新班子砥励前行,相信他朝一日这些优秀的政治助理们成为副局长和局长时,能够继续以同样的心态去服务市民,才是这个城市之福。

作者张景宜从事公关行业,曾于新加坡电视台和本地媒体担任编导,爱旅游、美食及读书。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