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道|如何推动商学创科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
本港推动创科发展以来,往往是有科研成果,但缺乏商品化条件,未能组成自给自足的生态链的问题,当中包括配对适合的商界生产及应用。为此,新一份《施政报告》重点提出完善创科生态圈,以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把资金配对以鼓励大学人才研发后作技术转移。但另一方面亦令人反思,过往政府的创科发展政策,其实也有一些鼓励科研及商品化的项目,是否也有优化的空间,以配合施政报告的新政?
来稿作者:徐毅兴
今届施政报告提出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由明年开始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的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此举透过配对资金的模式,可鼓励大学人才参与研发,并透过“一条龙”模式,将成果进行技术转移,使研发团队可获得宝贵经验及经营上的回报。但即使有了这个良好的平台,这些参与的大学人才团队,能否成立公司持续营运、甚至上市集资,成为业界的“独角兽”?还是只能昙花一现?当中的关键在于其持续营运的基建。
大学科研未获本地商界应用
本港推动创科政策效益仍然强差人意,不少大专院校研发的科研成果,最终往往未能获本地商界应用,较著名的例子由前年由理大研发的呼吸道快速多重诊断系统,以至科大研发的智能眼镜Google
Glass微型显示器等,都因缺乏本地注资而未能在本地投入生产。可见“创业难,守业更难”,“产学研1+计划”即使成功地“配对”了科研成果与商界需求,今后团队的发展,要视乎其“守业”的条件,包括营运的土地、资金贷款等。创科局以至科技园,近年积极进行各式宣传活动,包括创科培育计划等,但若只推动“学”和“研”,“产”未能跟上,将造成上游与中、下游产业链未能接轨情况,更遑论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
要提升“产”的能力,就要更善用目前的创科硬件。科技园公司近年称将把位于大埔、元朗及将军澳三个工业邨重新定位为“创新园”,并订定了“再工业化”的八大方向,积极结合科技与工业发展,由研发到制造完善整个创科生态圈,正好与“产学研1+计划”对接,把创科园的部份空间用作获资助团队的工作空间或厂房。
此举更有助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使位于创科园工作的团队能做大做强,接洽大湾区的其他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科创合作关系。长远而言,本港要积极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制造工序和生产线进驻香港,使本港创科生态圈有更多元化的公司,为商学合作、科研成果商品化营造更良好的土壤和良性循环。但本港目前的创科项目,例如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分别“各有各做”聚焦生物医药和金融科技等不同范畴,却鲜有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发展特定产业,彼此甚至互相竞争。
港府应研究业界人士曾提议,由政府资助的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扮演一定统筹角色,由应科院内的创科专家,再加上行内公司、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为数码港、科学园、各工业邨以至创科园等本港创科基建,提出发展和分工策略,以发挥更大协同效应。
作者徐毅兴是任职跨国企业的八十后工程师,对城市规划、旧区重建犹感兴趣。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香港01无关。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