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山|全面升级场地软硬配套 打造香港成国际体育盛事之都
行政长官李家超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提到,将制定“体育及康乐设施十年发展蓝图”,当中包括落实改建香港大球场等,陆续开展不同大型体育场馆工程,并支持多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在港举行。但在场地硬体升级的背后,需要与时并进更新各项设施的软件配套,就好像引入和广泛应用于国际赛的视像助理裁判系统(VAR),才能全面推动体育产业化和专业化,提升香港成为国际体育盛事之都的形象。
来稿作者:霍启山
其实香港足球总会早于今年6月,已率先宣布在民政事务局的资助下,计划于2023/24年度赛季引入“视像助理裁判系统”(Video Assistant Referees,简称VAR),并将于来季挑选一些比赛和杯赛作测试,继而在2023/24年度赛季全面实施使用该套VAR系统,为香港足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广泛应用VAR技术 提升裁判专业减争拗
视像助理裁判系统首见应用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事,当时通过在球场上架设33部不同角度的摄录机,观看视像影片来协助球证判决,以提升足球裁判中最受争议和关键判决的准确性。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四种情况,包括涉及越位或犯规嫌疑,导致是否有效入球、应否给予十二码、直接红牌决定,及纠正因裁判员错误识别球员而发出的红牌或黄牌。
时至今日,该系统已应用于英超球赛等许多国际赛事,而关键判决比赛的准确性已由93%提升至99%。笔者认为,香港拥有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多年宝贵经验,一直享负盛名,而香港在疫后继续举办体育盛事及发展体育产业,更应该引入及广泛应用这种新技术,有助提升裁判的水平,提高赛事的公平竞争性,并且配合主办国际赛事的要求条件。不过,该系统的使用,需要额外的资源去训练裁判操作,在足球产业化未成熟前,政府应增拨经费支持这装置的创建和运作。
最佳化电子系统 提升至国际水平
至于球场的其他设施配套,亦不能“换汤不换药”,例如目前用作显示赛果的电子广告板较旧式,可能无法配合使用时下一些软件档案,笔者建议最佳化电子广告板的运作系统,令球队能进一步吸纳广告赞助。至于球证室、会议室、更衣室,需要符合国际足协的国际性比赛标准,同时加强场地的灯光布置。
此外,由于场地内尚有很多空间,建议增加餐饮商店,并引入不同承办商,提供更多饮食服务选择,有助提升观众的整体入场体验。尤其今年在香港大球场举行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已获政府“开绿灯”准许观众在场内进食,代表比赛期间有食物与精彩的赛事,若能引入更多佳肴美食的不同选择,肯定更能带动全场炽热气氛。
笔者亦建议,球场适宜更广泛使用模拟草,现时新一代模拟草的质素已发展良好,其维护费用相对较低及更为耐用,而且质感“软身”似真草地,可减低绊脚及擦伤的风险,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亦已改善了旧式模拟草充斥的胶味,不含致癌物质。最重要的是模拟草场地能提供更频密的使用节数,可减轻订场的压力。
总括而言,港府这次全面启动体育场馆的升级发展,除了改善比赛元素,装置升级也能提高转播赛事的质素,能吸引更多商业赞助,并有助香港举办大型赛事之余,同时产生跨界别协同效应,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体育盛事之都,有利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发展”和“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的愿景。
作者霍启山是香港足球总会副主席、东亚足球协会副会长。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