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言广达|青年四业问题 须从结构解决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笔者所见,最新两届行政长官选举中,均有参选人将青年议题加进政纲部份,甚至独立成章。亦有青年团体自2017年起进行调研,并提出解决青年“三业(学业、事业及置业)问题”,乃至本届政府添上青年创业元素,力图解决青年“四业”问题,甚至提出制定“青年发展蓝图”,可见“青年”这题目渐成管治重要关注点。

来稿作者:黄进达

解决香港青年困境 是中央对港期许

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中清楚指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指示特区政府“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新一届特区政府锐意著墨于青年发展,改组民政事务局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并委任香港菁英会前主席、经民联青年事务委员会前主席梁宏正出任副局长,以内行管内行,目标性非常明显。

另一边厢,民青局麦美娟局长联同梁宏正副局长、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梁毓伟及一众委员,近日频频与青年团体代表,包括在职青年、制服团体、内地港生等各持份者会面,就《青年发展蓝图》听取建议,希望于年底完成及公布首个版本的《青年发展蓝图》。百日以来,雷励风行,是现届政府对于习主席重要讲话的有力呼应。

青年问题尾大不掉 将动摇香港根基

犹忆2019年修例风波演化的冲突逾万人被捕,当中有大量迷茫的社会青年参与其中,加上疫情影响,青年组群的气氛仍然低迷。参考《一九六六年九龙骚动调查委员会报告书》,报告指出当时针对港英殖民政府的示威者主要是15-25岁青少年,有较大程度的共通点包括“在经济上遭挫败和贫富悬殊、社会环境差、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和技能、面对连串加价等积怨下参加骚动”,以之比较2019的暴乱情况,未必没有可比性。

对应社会动荡,港英殖民政府自上世纪70年代推动的九年免费教育、举办全港青少年暑期活动、发表《青年发展计划-香港的经验报告书》、发展社区的青年活动中心,最终成立中央青年事务委员会。这种因社会动荡引起政府改善施政关注点,一度为当时的青年学生带来成长助益。如当时政治不能重视青年,任由问题发酵,80年代的香港所迎来的黄金发展期,将因失去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香港青年而灰飞烟灭。香港青年,日后就是香港盛年,也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著力改进社经结构 助青年积极上进

学业、就业、创业及置业,不只是青年问题,其实是香港社会大众人人都会面对的困难。解决青年“四业”问题,其实是为未来的盛年、未来的银发族在其青年时及早从根了结迷思,好让他们及早专一心思,与香港一同发展。笔者建议特区政府与青发委在设计“青年发展蓝图”时,切不可“头痛医头”;更应将定位高置,针对当前香港核心的结构性问题早下猛药,不用避忌得罪任何人。因为现时的问题有延后性,比如学位贬值、行业单一、上流力不足等情况不是一眨眼就能予以根治。放眼香港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愿景,为今日幼苗即未来的青年建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也是习主席重要讲话中的期许:“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殷切希望每一个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设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

笔者认为,香港与世界其他城市一样,青年向上流动问题各处皆有,但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上得天独厚,受到中央在政策上的优待,只要特区政府把握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带一路”等重要战略国策上鼓励青年参与,港青在个人发展、财务自由、优质生活上可著的先机,必能优于其他地区之青年。

作者黄进达是经民联旅游事务委员会主席、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重庆市政协委员及全国青联委员。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