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香港音乐旅游潜力大 跨界合作创商机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彭意婷

香港政府应发展音乐旅游,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市场研究预测,全球音乐旅游产业在2024年的估计价值为71.7亿美元, 到2031年将达127.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8.6%。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绝对具备打造亚洲音乐旅游枢纽的潜力。

香港近年在音乐旅游方面已展现强劲实力。成功吸引Coldplay等国际巨星来港演出,带动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Clockenflap音乐节作为本地最具规模的户外音乐及艺术节,多年来汇聚世界各地音乐人,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些成功经验证明,香港完全有能力举办国际级音乐盛事。

我们要善用启德邮轮码头为香港音乐旅游带来的新机遇,观察全球成功案例,迈阿密的ShipRocked和Groove Cruise等游轮音乐节,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音乐爱好者参与,不仅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更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新加坡的It's The Ship音乐节,成功将电子音乐与邮轮旅游结合,打造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海上音乐节品牌,这些经验都值得香港借鉴。

“海洋光谱号”十二月将重返香港,并以香港为母港,这是发展创新音乐旅游产品的良机。香港可以维港醉人景色为背景,结合本地音乐人才,打造独具特色的游轮音乐节。旅游业界可与邮轮公司合作,开发音乐主题航线,设计区域性音乐巡航路线,扩大市场规模。

然而,香港音乐旅游的发展仍面临挑战。最突出的是场地不足问题,本地音乐人和乐队常因租金昂贵而难觅表演空间。现行的公众娱乐场所牌照审批制度过于繁琐,永久牌照需时190个工作天,严重制约了音乐场地发展。同时,启德邮轮码头的交通配套有待改善,影响旅客体验。

要推动音乐旅游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旅游业界和音乐产业携手合作:

政府层面应简化场地审批流程,降低营运门槛。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音乐旅游项目,提供税务优惠鼓励跨产业合作。同时,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优化邮轮码头交通网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旅游业界可开发更多元化的音乐旅游产品,首先是与本地音乐场地合作,推出深度音乐文化体验团;与酒店业合作,引入音乐元素,举办小型音乐会;设计特色音乐主题路线,将音乐、美食与购物体验相结合。善用数码平台推广,吸引年轻客群。

音乐产业方面,应积极与旅游业界合作,提供优质表演内容。培育本地音乐人才,丰富音乐旅游产品内容。同时,加强与国际音乐产业的联系,引进更多优质音乐资源。

在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香港更应把握机遇,开拓更广阔市场。可与周边城市合作,开发区域性音乐旅游路线,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善用“无处不旅游”的理念,将音乐元素融入城市各个角落,设立更多街头表演专区,让本地音乐人展现才华、在特色街区规划音乐步行径,串连café、音乐店和文创空间,让游客处处感受香港的音乐魅力。

展望未来,音乐旅游非常有潜力推动香港旅游业的新发展。透过政府、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香港完全有能力在全球音乐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这不仅能为香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音乐旅游目的地。

作者彭意婷是新思维副秘书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