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寻找善终之路——院舍离世
好生、好死,看似是人们的基本权利,现实却并非如此。
“到最后,你想在哪里离世?”很多人最直接想到的,是医院,但大家所想的医院并不是疗养院,而是急症医院。
来稿作者:范宁
平均每年约有接近六万人离世,但香港大部分人临终时入了急症病房并不会得到舒缓服务,很多时只会被绑,以及被迫接受入侵性的治疗如抽血、插喉、内窥镜及手术等,由于精神状况不佳,缺乏足够的沟通及支援,临终者及其家庭往往都无法抗拒,并作出适当及合理的决定,以致最后无法安详地离世,反之只会增加病者的痛苦,失去尊严。在陌生的环境,没有亲友陪伴在侧,让你分享内心的恐惧;也没人能助你安安稳稳地走最后的一段路。除了在家离世,院舍离世同样可以打破这宿命。如果有这个选择,何不考虑一下呢?
在医院离世的弊端
人到了人生最后的阶段时,只需适当的照顾,而不是继续接受入侵性的治疗,简单如梳洗、刷牙、梳头、理发,甚或问一句“今天你想做什么、吃什么”,如此基本的都没有。当然也不准病人离床,怕你跌倒所以要绑你;止痛的服务是惯常式去做,有时未必能及时提供,更遑论让家属陪伴病人,难道病者要待至不省人事、临终前的最后一刻才可享有亲人陪伴的福利?
人在临终前的一段日子,无论有数个月、数星期还是数天的时间也好,家人总想为他/她做多一点点,难得有机会让你贴身照顾身边人,大家应好好把握这弥足珍贵且无法重来的时刻。有分析指出,当我们长大后渐渐离开父母,开始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此后究竟还有多少时间能全心全意地去陪伴爸妈?极大可能就是在他们临终前的一段日子,这也是你能向他们表达爱意和关怀的最后机会。
现时很多院舍都能够营造“温馨如家的感觉”,毋忘爱经常协助不同院舍的院友回顾人生,寻找生命之光辉,并协助院友及其家人圆梦,又或者进行生前派对,亲口说爱、多谢、甚或道歉,这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很难在医院内进行。
另外一个市民经常忽略的是,安排入住医管局灵养院或者舒缓病床实在并不容易。在公营医院体系内,专门提供舒缓服务之病床只有三百多张,因此要应对每年全港接近六万人离世之需要是不胜负荷,也是为什么绝大部份香港人都是在急症医院内离世。
政府新政策:居处离世
政府刊宪,由本年度6月3日起,于院舍离世的院友如被诊断患有末期疾病、在离世前14天内曾接受注册西医的诊治,证明死于自然,该个案则不需呈报死因庭,好让住在院舍的末期病者更易选择在居处离世。
这个“居处离世”系列相关的立法后,我预见社福界将为香港缔造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能为香港整体的死亡质素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我亦了解到市民、家属以及社福界等,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担忧:如住在院舍的老友记认为有院友去世是不吉利的、社福界又怕会有数之不尽的工作。除管理院舍外,他们有各方面训练的需要,却不知有何配套,还有可能面临家属的投诉⋯⋯种种疑虑此起彼伏,没完没了。
改变思维,积极推动
在“居处离世”的新例下,我们可试循著以下的方向思考:如何透过这个机会普及生命教育、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服务作出调整,将院舍打造成一个充满慈爱的空间。
“院舍离世”是一个契机。死亡可以将人们不同的核心价值(如尊重、包容、将心比己、接受各人的不同之处)重新带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好好反思。
在院舍推广生命教育,令家属明白“院舍离世”的优点 -- 获得更多时间陪伴病者,也可参与当中的过程,是很重要和别具意义的。“从之前支援院舍离世的服务中留意到,员工在接受生命教育之后,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差异,见到他们在处理日常工作上更有弹性、更人性化,让院舍的气氛更融洽,照护服务的质素亦明显有所提升。”
当然,政府或相关社会持份者如何将相应的资源放在院舍内,以提升院舍质素,包括硬件上的装置、照护的设备、灵寝室的相关配套等,这些都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加强员工对生命教育的培训,以及如何便利家属于院舍内照顾亲人。
上下一心 群策群力
“院舍离世”势在必行,我们不能总是怕事情复杂而畏首畏尾,应抱著勇于求变的心态,能让围绕著死亡的所有持份者,不论是医护、院舍的前线和管理层、家属、院友、生命教育者等齐心协力提升院舍服务,令受众明白到“在院舍离世比在医院好”的事实。这是一种社会责任,责无旁贷,应当要竭尽所能做好的。以医生角度看到的不是前路难行、束手无策,而是一个更大的机遇。
社福界绝对有能力让“院舍离世”全面实践出来,我们就可让临终病人身处熟悉的环境,在悉心照护下(非医疗服务)得到尊严和平安,且享有至亲的陪伴,圆圆满满走好这趟人生之旅。不如就让我们一起去送这份最后的礼物,给一直为香港默默耕耘的一群人。
作者范宁是医护行者创办人、外科专科医生、基层医疗及家庭医学名誉临床助理教授。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