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舍弃恐吓与污名 应将同性婚姻放置法律层面讨论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入境处高级入境事务主任梁镇罡与同性伴侣于2014年4月在新西兰结婚。回港后,香港公务员事务局与香港税务局以同性婚姻不符合香港《婚姻条例》中一夫一妻的定义为由,拒绝他更新婚姻状况的申请,且不允许他以“已婚人士”身份报税。近日他所提出的司法覆核,获高等法院裁定就公务员同性配偶福利的司法覆核胜诉,而对税务局则败诉。香港平权组织争取平权之路由来以久;近年,社会对同性恋婚姻应否合法的问题已有不少讨论;外国亦有多个国家逐步将同性婚姻合法化。梁镇罡案件本是一个让政府在法律层面上处理争论,以及借此展现出香港价值取向的好机会。不过,案件结果留下不少问题,其中症结亦未完全解开,其后又有议员冲出来发表荒诞言论。香港作为法治之都,同性婚姻应否合法化实应以法律层面去解答这场文化之争,再而思考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法律,以回应时代改变。

法庭一直逃避问题

是次在梁镇罡案件中,高院法官周家明在判词中说:“《税务条例》已清楚列明,婚姻必须获香港法律承认,婚姻的丈夫为已婚男士、妻子为已婚女士,配偶即丈夫及妻子,所以税务局认为申请人同性婚姻不是婚姻,是正确决定”,故驳回申请人的理据。可是,法庭的判决却承认了同性婚姻中的配偶福利。那么,同性配偶到底是被香港法律承认,还是不承认呢?

香港同志争取平权之路已有数十年光阴,在多项具争议的条例获通过时,法庭过往都只给予模凌两可的说法——例如于2009年12月立法会三读通过《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将同性同居者及前同性同居者纳入《家庭暴力条例》的保障范围,让同居关系一方,不论同性或异性,可向法院申请强制令,免受另一方的骚扰,但政府也坚称不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强调只针对家庭暴力的个别及独特情况而提出,重申港府政策并不承认同性婚姻。

能否在法律层面合法化,成为同性婚姻的关键。(资料图片)

为何要在法律层面讨论?

香港政府多年来除了表明立场外,并没有提出可说服人的理据与答案。然而时代一直改变,现时不少人(尤以年轻一辈)已认为同性恋没有问题,亦是个人选择;同时外国亦渐渐有越来越多国家将同性恋合法化,邻近的台湾甚至将同性婚姻放到法院讨论。哪怕是向来比较保守的日本,日本放送协会(NHK)于2017年5月5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有关同性婚姻,调查民众中有51%认同,不认同的有41%。各地的社会背景与文化风俗虽不同,但香港也开始有愈来愈多声音要求还同性恋人士平等的权益,保守派随即反扑,提出不少关于文化层面的理据反对之。在争辩不断、没有结论的情况下,能否在法律层面合法化,便成为同性婚姻的关键。

香港作为法治之都,法治精神是香港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彰显香港价值取态的依据。香港主要的法律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不分社会阶层、经济 背景、种族和宗教等都受到法律保障;法律制度公平、公开及一致:通过既定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正;在应用时须公平、公开及一致;政府的权力为法律所限制:政府要依法管治,故此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司法独立:司法制度必须独立于行政及立法。

法律说明了该地的价值取向与意识型态。(网上图片)

依据以上原则所制定的法律,让执法的官员及公众知道甚么是可作,甚么是不可作,及甚么是当作的。同时,政府与公民之间,以至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都由法律规范清楚,社会秩序由此而生。而法律中所容许或被排斥的,其实等同于表明哪一种行为值得被赞扬或贱斥。由此,法律说明了该地的价值取向与意识型态。例如法律致力打击贩毒活动,扑灭暴力罪行及努力肃贪,并借此告诉大众这些是不被社会容许之事。因此,法律接纳同性恋行为与否,实告诉大众该如何衡量并所作的价值判断的其中一项因素。

不过法律层面的讨论、正典的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关乎到正名、权益、平等、人权的问题。(资料图片)

梁镇罡案件有何症结?

梁镇罡在申请文件中指:“这个问题核心关乎我们社会中历史上被压迫的族群——同性恋人群的尊严保护,同性恋人群是我们社会中很大一部分。允许对这样少数群体进行歧视待遇损害了法律。

是次案件所引发的问题,是近年不少人讨论的核心问题:何谓婚姻?婚姻必定是一男一女的组成?一夫一妻制是否自然产物?反对同性婚姻是否歧视?根据人权,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根据香港的《婚姻条例》(第181 章),现时婚姻定义为获法律承认的一男一女自愿终身结合。不过,不少国家已经将同性婚姻合法化,也有不少人到外国结婚,这就引申到法官周家明所言的问题:“在外国法律下合法结婚,政府是否承认其配偶地位”?

虽然不少学者已就反对同性婚姻的理据,例如一夫一妻制是否自然产物这问题提出解答;也有不少同志已勇敢出柜,为自己以及其他同志争取更多的认同,不过法律层面的讨论、正典的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关乎到正名、权益、平等、人权的问题。适逢今次梁俊光挑战制度,正是政府进行大规模咨询与讨论以及梳理上述问题的时候。而这是新政府在面对撕裂与停滞不前的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