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议|明确KPI发展体育 跨局合作且配合创科
世界杯周日(20日)开锣,虽然不如去年东京奥运般可见香港运动员的身影,但此四年一度之盛事定必也会再次在社会掀起一番足球甚至热潮。
上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公布的《施政报告》中,亦将“推动体育发展”列作建设“健康活力香港”内容之一,政策包括推出“体育及康乐设施十年发展蓝图”、优化“M”品牌计划、加强推广城市运动、检讨全港运动会的形式和项目、支持本地球会参与更多大型赛事,以及推行为期五年的“残疾运动员就业及教育先导计划”等。政府能否把握世界杯热潮,提速发展香港体育?
细看《施政报告》不少相关项目,其实是延续既有的做法或安排,例如“体育及康乐设施十年发展蓝图”是往届政府“体育及康乐设施五年计划”翻版,而且打算发展的设施总数还由五年间26项减为十年间31项。另一方面,适逢港府首任体育专员杨德强任期于月初结束,他接受传媒专访时直指体制中人鲜少认识体育问题,连当局尝试内部招聘其继任人选都不成功,因此希望有退役运动员能够加入政府工作改变局面。由此可见,港府一边必须改变传统固定观念,一边又得拿出更多积极措施,这样才有望能做出成绩。
各区康体设施应达规划标准
首先,针对普及化、盛事化、精英化、专业化、产业化五大方向,港府应为发展它们设置一系列的明确指标。在《施政报告》设置的指定项目指标里,跟体育相关者有“十年发展蓝图”31个工程项目、每年向8,000人推广城市运动与透过“M”品牌计划支持十项大型赛事。它们本身未必跟大方向直接相关,譬如增建康体设施理应要求各区设施达到《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标准,或者审视使用人次上升幅度,才能切实反映普及化的成绩。当然制订指标后须尽力做到,像早前当局回应议员咨询时竟已预计来年大型赛事仅得九项,客观来看等同“打定输数”,预先表示可能无法满足其中一项指标。
其次,对于体育发展相关事宜要统筹好跨局合作,尽力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本届政府进行架构重组、首设文体旅局,原意是想透过专局接管相关职能、加强推动体育发展,然而正如体演文出界立法会议员霍启刚指出,目前新局优势尚未展现出来,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情况依旧多见。就拿过去数月间越野跑步总会等团体申办赛事来说,文体旅局不仅没有提供充足支援,反而与医务卫生局相互卸责。考虑到推动体育发展无可避免未来要建造设施、举行活动,它们自然接触到发展局、民青局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等其他部门负责政策范畴,若不打破政出多门所构成的障碍,必定拖慢整个工作步伐。
科创有助产业化 盛事可裨益经济
此外,现代体育发展不能回避与科技创新的合作,而港府在这一点上应尽快作正面表应。国务院去年发表《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其中两节便分别要求“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准,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与“壮大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让推进科技与体育发展发生有机联系。反观港府近年尽管也多番表示过要推进科技、体育发展,可是两者的相关政策与成果始终却未可以相得益彰,主事官员应该设法让它们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益才对。
最后,管治者没可能单就社会上小部分从业者的利益,就大力地推动体育发展。无论是普及运动带来的健身作用,抑或是体育产业化、盛事化造成的经济效益,它们本身都应该服膺更高的目标。早前中央的“二十大”报告,就将建成“体育强国”列为2035年总目标之一,进而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等举措。当局今天发展体育虽与所谓“健康活力香港”概念排钩,但其具体意涵以至走向如何尚待观察。当局应该慎防为体育而体育,须紧记将发展体育的成果回馈用于提高市民与社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