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声道|虐儿案一宗都嫌多 倡立法管制及改革儿童事务委员会
特首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发表首份《施政报告》,笔者一直关注香港儿童的福利和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关心香港青少年,在视察香港时发表重要讲话时叮嘱各界要帮助广大青年,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希望每一个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设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
但香港竟接连发生骇人的虐儿案,包括去年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童乐居”去年发生员工涉嫌虐儿事件,涉及掌掴、扯耳及腿踢幼童,警方事后拘捕34名职员,全数被起诉;另一宗是一位5岁男童昏迷于㓥房,骨瘦如柴,遍体鳞伤,脸部瘀黑,送院不治,其母被控谋杀。初步调查显示,受害人生前经常缺席网课,虽有社工跟进涉事家庭个案,虐儿情况估计持续多月,却迟迟没有人介入制止,这些事件令各位哗然,令人痛心,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来稿作者:高松杰
虐儿惨案一宗都嫌多,“童乐居”事件发生后,社署虽成立儿童住宿照顾及相关服务检讨委员会,公布了检讨报告并提出了30项建议,涵概服务质素、服务规管及监察、及服务规划及供应三方面。5岁男童案亦反映基层问题家庭支援明显不足,现有防止虐儿机制亦有很大的漏洞。特首李家超表示会与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讨论将尽快向立法会提交有关强制举报虐待儿童个案机制的法案,政府亦会举行的五场社会福利界咨询会。
加强突击探访问题家庭
对以上的措施,笔者是认同的,特别是强制举报虐儿立法,政府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力争年底前将法案提交立法会,同时为老师、社工及相关人士等制订清晰指引,配合修例提供专业的培训。
另外就针对巡查和基层问题家庭支援明显不足方面,笔者建议政府须增拨资源,主动出击突击巡查儿童福利机构、主动突击上门探访基层问题家庭,巡查方面可以增加地区人士、太平绅士或甚至是未来成立的十八区关爱队,集结更多力量确保可以尽早找出高危家庭、及时举报,防止虐儿悲剧发生。
儿童委员会宜有法定实权
另外,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权利应受到尊重和保护。笔者见儿童事务委员会运作多年一事无成,儿童事务委员会并非法定机构,缺乏推动儿童政策、独立调查和处理投诉的权力,该委员会成员虽由多个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士组成,但缺乏儿童、家长及一些青年团体代表,未能发挥社会期望的功能。
笔者倡议特首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宜应审视现行的缺失,也应定时候审视和改革儿童事务委员会,给予法定具实权,真正做到儿童事务委员会的愿景,确保香港是一个尊重及保障所有儿童权利、权益和福祉、聆听儿童声音,以及让所有儿童得以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潜能的地方。
作者高松杰是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创会主席、香港阳江青年总会副主席、就是敢言副主席、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常务会董。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