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社福机构监管 防止虐儿责不可卸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童乐居”虐儿案发生后,社会福利署成立儿童住宿照顾及相关服务检讨委员会。委员会分两阶段检讨,首阶段聚焦留宿幼儿中心服务,检讨报告料于本月内完成。据悉报告罗列30项建议,委员会针对院舍服务和监督的改革方向可取,但依靠专业人士判断方面仍有漏洞,亦无跟进对保护儿童会的处分。
虐儿案揭示了童乐居、保护儿童会和社会福利署的各项服务和监管缺失,尤其是员工和义工人手不足,员工互相包庇、管理层对儿童受虐忽视或不知情,社署偏重审视文件和机构自我评估,巡查内容不重视儿童状况,忽视甚至没有翻查闭路电视片段等。
巡查、监察、院长担重责
委员会的讨论文件罗列30项可行建议。在服务方面,幼儿工作员的人手比例会调低,高级幼儿工作员、社工、护士、临床心理学家会增加,另要求员工接受职前、在职和防虐儿培训。在院舍监督方面,院长必须举报怀疑虐待及忽略儿童个案,建议成立由高层牵头的内部服务审查机制,订立举报制度。另外,管理人员不少于每半年呈交管理报告给机构的管治委员会。
在外界监督方面,检讨委员会建议机构邀请外部人士进行实地视察,社署可在督导组加入由护士出任的保健卫生督察和曾在执法机构工作的人员,至少每12个月到实地巡查六次。在巡查期间,督导组会抽查闭路电视纪录,也会特别观察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此外,社署可为院舍成立服务质素小组,成员包括太平绅士等社会人士突击实地视察中心,向职员、儿童亲人收集意见以加强监察。
总括而言,检讨委员会建议透过投诉举报机制和邀请外部和专业人士,作更密集、以儿童健康为主的巡查,期望杜绝员工虐待院舍儿童,万一劣行再现也能尽早曝光,而人手增加可以减少工作员的工作压力。
报告愿景要成真 始终要增加人手和修法
除了社署委员会报告,保护儿童会曾委托独立检讨委员会撰写调查报告并于年初发表。两份报告改革方向大体一致,检讨委员会的部分建议甚至较社署委员会更仔细,例如包括审查员工离职面谈的制度,毕竟离职员工受同侪或同业制肘的压力减少,也许较愿意透露工作实况,值得推广至全港照顾院舍。
但两报告对专业人士职能的评估则有差异。社署委员会预设护士和社工可以凭专业知识和经验就可提升监督和培训效能,然而,我们不要忘记当初揭发劣行的是街坊而非社工和护士,而根据保护儿童会报告,有受聘护士没有向社署呈报儿童伤势,而社工也没有对伤势起疑心。
我们相信这些专业人士在童乐居事件后会对儿童异常更警觉,但为免日后他们以至所有员工因为任何原因不上报,政府还是要加快修订强制举报虐儿机制法案,莫再待至明年上半年才提交立法会审议,令他们时刻紧记照顾责任。
继续追究机构和社署责任
另外,业界普遍反映幼儿工作员人手短缺和流失率高,保护儿童会报告推测这或能解释为何管理层没有严厉斥责或惩罚员工。就此,社署和业界要设法提升工作员待遇和地位,吸引新人,确保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和发展的愿景才可实现。
虐儿案后,陆续有施虐员工被判监,社署委员会检讨报告亦重申现时有法例容许社署署长注销违规的中心主管或幼儿工作员注册,但对机构以至最终监督者的社署则轻轻放下,时任总干事只是辞职了事,保护儿童会仅被社署削拨款180万元。前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曾表示现时服务不足,取消与童乐居的协议是“难过登天”,但这如同纵容机构及领导层塞责,不是社会服务应有态度。纵然更换营办团体有难度,政府要继续追究机构和领导层疏忽照顾儿童、违反津贴及服务协议的责任,包括社署扣拨或终止整笔拨款,甚至接管童乐居,这样才能对所有受资助机构起阻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