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土地房屋问题 财政司何须再等再研?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电台节目,被问到会否重推上届政府放弃的“一手楼空置税”,他回应称不排除“有需要时会做应该做的事”。另外,他在刚过去的周末又发表了网志文章,表示“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将于本星期召开首次会议,又强调今届政府会“以务实有为的态度,著力改善民生”、“为实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竭诚奋斗”。
组建这两个处理土地、房屋问题的小组,是在4月底由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参选政纲提出的构思。特区政府上星期三(7月6日)公布两个小组的具体职权范围及成员名单,当中“统筹组”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主持,“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主持,前者更加明言将会取代以往“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的工作。
统筹房策原地踏步多年
“土供会”的前身为2010年11月成立的“房屋用地供应督导小组”,负责统筹各政策局、政府部门在提供土地方面的工作,以达到政府就房屋供应所订定的目标;到2013年2月它改组为“土供会”,又称会全面统筹不同用途土地的开发、供应计划和调整土地供应以应对需求变化。由此可见,过去其工作范围既已突出了房屋问题,但同时又遍及各种用途土地。
2012年至2017年间担任发展局局长的陈茂波,毫无疑问曾是“房供组”、“土供会”主要成员。奇怪的是,近日他却煞有介事强调“统筹组”的工作范围更加广阔,要同时督导土地、房屋供应与审视经济、政府、社区和各类设施用地的需求,但其实这些职权老早就是“房供组”、“土供会”负责范畴,并非现时“统筹组”突然增设的事项。
除此之外,官员称“统筹组”要采取“基建先行”和“创造容量”发展方针,以及落实精简发展程序相关工作,这些皆属沿袭往届政府所为。2016年初梁振英在《施政报告》答问会上便指建屋“基建先行”,到同年底“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被列入《香港2030+》三大元素之一,而在2017年10月林郑月娥亦已宣布成立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故此全部均非新猷。
新瓶旧酒无助解决问题
由“房供组”、“土供会”去到“统筹组”,十余年间统筹组织的变化无助于明显化解房地短缺问题,相反情况在此期间甚至还进一步恶化。虽然新一届政府主事官员以旧人居多,但若他们真想“务实有为”处理土地、房屋问题,那就必须摒弃既有的政策措施与管治思维限制,并且拿出一系列大胆创新的改革,才有可能扭转这种情况。
举例来说,坊间建议过广泛利用公权力征收未发展的私人土地,上届政府尽管亦确实有扩大征引《收回土地条例》,但其力度依然跟各界的期待存在颇大落差。与此同时,很多意见也主张市区重建局应该在建造公营房屋方面扮演更大的角色,可是当局似乎对此始终未见足够重视,而现时或许正是一个作出转变的时机。
更进一步的话,港府不妨考虑参照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或是加拿大的“投机及空置税”设计,前者等同将公营房屋提升为满足基本居住权的措施,后者就是直接打压任何形式炒卖房屋。
归根究柢,“有需要时会做应该做的事”、“务实有为”或“著力改善民生”等,其实本来并不是奇特的要求,而是任何管治者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偏偏近年治港者无力解决房地短缺等难题,持续抛出新瓶旧酒式的措施敷衍应对,导致此等理所当然之事也被他们当作什么宏大目标。希望这次政府换届,能够真正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