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青年政策便要筑好流动阶梯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特首候选人李家超的政纲仍在草拟阶段,其竞选团队透露截至周二(26日)已收到73个青年团体的政策倡议。香港青年联会、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大湾区教育资源中心等社团分别于本周递交了意见书,提出禁止本港学生获取英美政府奖学金、多倾听青年心声等主张。李家超竞选办副主任谭志源形容青年将政纲的重中之重,争取在本周内公布具体内容。

过去两届政府已曾形容青年政策是重中之重。当年林郑月娥参选时就扬言要“与青年同行,共创未来”,而2012年参选行政长官的梁振英亦在政纲提出“让每个(青年)人都能发挥潜力、活力和创造力”。然而,十年光景转眼过去,青年人未见能与政府同行,反而不少昔日的青年人在现实社会浮游几年后,现在决心移民求去。一整代年轻人对社会失去信心,或许反映政府过去的青年政策失败。值得下任特首思考的是,香港需要的青年政策所谓何物?

十年光景转眼过去,社会中的青年人未见能与政府同行,反而不少昔日仍是青年人在现实社会浮游几年后已心意已决打算移民求去。情况或已反映过去特区政府青年政策的失败,已失去整整几代年轻人的信心。(欧嘉乐摄)

重建公平阶梯靠政府

青年政策关乎政府如何看待年轻人,有给予机会他们发挥所长,归根结柢更将决定我们有一个怎样的香港,给予年轻人怎样的社会。有团体和立法会议员向李家超竞选办公室建议应为青年创造向上流动条件,实际上便是要求政府为不同阶层的青年人重建公平阶梯,让他们看到向上流动的出路。

即使近届政府也重视青年政策,然而从数据可见,年轻人仍苦无出路。根据政府2021年统计数字,15至24岁年龄组别的平均月薪就只有13,700元,而25至34岁的年龄组别平均月薪就也只有19,700元,较十年前增幅虽然分别达五成,但实际上一个年轻人经过十年职场奋斗后所得的不足2万薪金,仍难以承担租金、衣食等各项开支,更遑论组织家庭或生儿育女。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年人投身社会后,尤其容易感受到社会缺乏流动阶梯。

陆瀚民重视青年政策,并针对青年议题提“百日政纲”。(资料图片)

摆脱滋生燥动不安的土壤

一些人以为青年工作就有如治安问题,因为在反修例运动中,不少年轻人因为被热血冲昏头脑,干犯法律而锒铛入狱。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涉及国家安全,挑战政府权威,但实际上又有几多是折射了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尤其是香港繁华背后结构性不公义的分配制度?我们不能忘记,政治上的躁动必然有社会经济土壤。

有人建议来届政府关注在反修例运动中被捕青年,给予他们更生机会。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政府要设法与那些曾经满腔怒火的年轻人和解。但同样重要的是,官员要深切面对过去的施政问题,改变香港因为利益交叠而苦无出路的情况,利用机遇把年轻人吸纳于社会大局之中。香港需要的青年政策不只是灌输某一套论述或是更多的严刑峻法,关键是筑好流动阶梯,让青年能够在此城市安身立命。

惩教署指确诊个案主要集中在荔枝角收押所及赤柱监狱。(资料图片)

来届政府如果决心以青年政策为施政重点,便应该建立阶梯让年轻人看到生活改善的机会,分享社会经济的成果。具体而言,政府可以提供更多免息免审查的进修贷款,让有进修需要的年轻人能够装备自己,并要积极推动职训教育,让学习和工作机会能够有机地结合。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有产业政策,推动企业创造更多专业、有发展空间的职位。这样年轻人才能看到政府关注其工作和就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