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育也要掌握“十四五”机遇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本星期一(11月8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下称《文物规划》)公开发布,其内容订下了在2025年达到“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跃升,文物机构队伍力量增强、结构优化”的目标,包括像是让文物科研人员增至4.12万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中引入科技考古和保护等方向,以及建设多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

今年初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求“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进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而今次《文物规划》就是落实相关工作的具体规定。

文物保育不能只看经济

《文物规划》部署多项任务,范围触及文物保护工作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包括促进理科与工程学科同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优化社会文物管理服务与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等。反观香港本地文物保育政策主要侧重保全历史建筑,也不太重视跟其他科研学院或文博藏馆的互动,却经常以“活化”的名义,与发展商进行商业操作。

今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声称自己与同事“通过‘保育中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起动九龙东’等创新政策,采用地区营造手法推动城市建设、市区更新、文物保育、海滨美化、园景绿化等,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将文物保育与其他工作一同置于这些政策下,这个安排本身即能窥见港府是以经济角度考量文物价值。至于她指2008年设立的文物保育专员“渐见成效”和“凸显政府对该政策范畴的重视”,看来更是自欺欺人而已。

善用数字化向公众开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文物规划》放在首位的任务为强化文物资源管理,当中涉及完善文物登录制度、建设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同时还要求现有馆藏文物做好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制作向公众开放使用且具备查询、检索、分析功能的数字化系统。虽然近年特区政府也有推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统一藏品管理系统”,可惜当中蕴含的馆藏藏品数量与资讯丰富程度明显尚未能够令人满意,甚至可以发现大量栏目没有填入任何资料以致形同虚设。

早在2016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对文物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地方政府“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而今次国家《文物规划》刚好也提到要“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文化遗产合作”与“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发挥国家海外文化阵地积极作用”,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把握这个“十四五”机遇,完善一下本港文物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