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法实施一年 香港人心未安定
去年6月30日《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至今一年。社会表面平静下来,街头抗争不再,特首林郑月娥更形容《港区国安法》犹如香港的定海神针。但另一边厢,在机场离境区前,持续有市民泪别亲友。香港到底现在怎么了?
毋庸讳言,当初表示只针对一小撮人的《港区国安法》已经对社会许多人起震慑作用。已不只立法会初选参与者或报章管理层,挂扬旗帜的市民也不能不谨言慎行,以免被指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并因而失去人身自由。而因为防疫限聚措施,七一游行也无法取得不反对通知书,一时间香港此“示威之”也游行不再。
《港区国安法》有其平息抗争的作用,但正如我们去年在《港区国安法》颁布前指出,一些市民忧心以言入罪,惧怕容易堕入法网,因此《港区国安法》的实施及执行也必须让社会看见其准则清晰。清晰及可预期不但在普通法传统中是法治的要素之一,在法律被视为管治工具的传统中,法律也要清晰可见,才能指导社会行为,让人有法可依。而能否做到这点,无疑考验特区国安部门以至政府官员的能力,能否透过更明确的原则及更好的解说,减低市民对《港区国安法》的疑虑。
香港生活令人喘不过气
最近一段日子,机场上演一幕又一幕的亲友别离,当中可能包括了寻常的海外留学,但也有不少人移民离乡别井。社会人心不安,部份或源于政治立场以至政治偏见,是对香港近两年丕变的情绪反感。但在此之外,香港生活逼人向来也是众所周知的推因素,不但令人想移民,尤其令为人父母者欲送子女出国,过较为轻省的生活。想乎此,香港人心之不安定,又岂是一纸法律所能解决?
上星期政府出现重大的人事变动,见习督察出身、原任保安局局长的李家超获擢升为政务司司长,一时间“警政治港”的说法甚嚣尘上。李家超及原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同时间获升,固然反映了中央用人方面的安全考虑,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的是,被免职的原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本身也被视为官僚主义的象征。他虽然以勤奋工作、不休假而著称,但其任问责官员多年来有何政绩,对市民生活实际改善了什么,只怕也没什么人能说出来。当香港生活令人喘不过气来、人心未能安定的时候,以张建宗为首的官员及公务员难道又没有责任?
平情而论,若以个别官员的无为而治来否定广大公务员,也不公允。就以政务官出身的广播处处长李百全为例,他对港台的人事调动、节目审查固然惹来很多争议,但先撇除此不论,也无人能否认他处事不因循、不官僚的作风。张建宗和李百全同样是政务官出身,但作风对比甚大,足见公务员并不必然官僚主义、因循不作为。从这个角度看,社会若要能够人心安定,成为香港人以此为家的城市,政府要做的就不只是倚靠严刑峻法,而是施政的革新。而后者并非不能也,只看官员是否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