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为中国梦做贡献?
周三(16日),特首林郑月娥在“百年大党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时,表示香港应该为中国梦作出贡献。然而要怎么做贡献,中国梦又需要香港贡献什么,正是官员埋头苦干之前应该认真思考的方向。
在谈贡献之先,香港若能切实地解决自身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两地就已能裨益不少。比如香港若能解决自身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就业发展空间,不仅不需本地青年北上寻找机会,更能消化内地的失业问题。再如,林郑在今个月初的立法会质询会上谈到,倾向让长者在内地养老来解决香港的老年化问题,然而若香港能从根本上推行全民退保,或改革医疗制度,又何须利用内地资源来填补自身的漏洞?又如防范疫情的问题上,香港若能在疫苗接种率和防控程度上追上内地,或已能减少内地反过来防范香港的输入个案的压力。
贡献中国梦 需先解决自身问题
可见,香港社会自身问题一大堆,林郑与其高谈贡献中国梦,倒不如踏踏实实地解决香港各项积弊已久的社会民生问题,让一城之民得以安居乐业,不用依靠内地解决问题,或已就是贡献中国梦。
可惜的是,或是受限于此前的社会运动,让政府仍将注意力过度地集中在以律法维持政治稳定上,而忽视了民生的切肤之痛。正如日前我们指出,林郑称要杜绝在国安问题上的“只眼开只眼闭”,但官员却在土地、房屋、院舍、医疗等现实的民生问题上装聋作哑。在政治和民生问题上的施力不均,不仅导致了现实的社会问题加剧,更会埋下长远管治的隐患,这又谈何稳定发展,贡献中国梦呢?
中国梦需要两制各放异彩
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香港作为一个贡献者的角色并不突出也在于在于香港对自我定位的错误,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不足。以往香港政府错误地抱着河水不犯井水的心态,与内地事事区隔,在规划以至防疫等问题也可见其沟通不足。近两年官员目前将“一国两制”的发展重点放在了“一国”的概念上,强调“一国”求同,这诚然正确,但也不能忽略贡献“两制”各放异彩的部分。比如面对电影检查新指引,当局就要避免为求无错而“overkill”了一些较为敏感,体现两制下香港独特文化输出的题材或内容。再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六四纪念日,这两年因防疫而限聚,但疫情过后香港人又能不能和平悼念内地未必认同的事情?支联会在没有违法的情况下是否能继续运作?香港的政治宽容度能有多大,关乎两制的优势能否充份体现。
在反修例风波后中央出手雷厉风行,但香港的“一国两制”不可能事事也要中央手把手指点,特区政府不能只是被动接受,而没有意识主动提供新视角。特区政府作为香港的直接管治者,更应该成为“一国两制”的定义与诠释者,向中央说明怎样拿捏两制的平衡,让香港提供有别于其它内地城市的独特价值贡献。香港政府在应对社会的不满、不理解时,也应同时审视社会的民生问题和对一国两制的的理解,如此才能缓解社会撕裂,降低管治困难,同时也准确地发挥自己所长。当香港能够做好香港,这本身已是在贡献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