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竞争力节节下跌源于社会不公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周四(17日)公布2021年最新一期《世界竞争力年报》(《年报》),香港排名由去年的第五位跌至第七位。虽然这个排名仍属亚太区第二名,但港府亦不应自满,反而更要设法解决社会各项问题,对内要为市民创造一个适居之城,对外也要继续吸引国际人才和资金,扭转竞争力渐走下坡的现实。
政府发言人表示,《年报》继续肯定本港多方面的优势,即使过去几年面对前所未见的挑战,港府仍有信心维持法治、司法独立、自由贸易和简单低税制等制度优势,并称会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为发展增添动力,然而这种说法似乎是忽略了《年报》排位细节带给我们的诸多启示。
失落桂冠后再持续下滑
香港在2017年的《年报》中曾经位列世界竞争力之首的第一位,无奈其后排名节节下跌,先是在2018年下降到第二位,到2020年再成为第五位,今年甚至变成了只有第七位。。尽管本港今年在四大竞争力因素中仍有“政府效率”高踞榜首,但“经济表现”、“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则较去年落后。
在港府表示欣喜的时候,上述排位变化已经明显展现出本港优势正逐渐减弱。正如《年报》转述香港贸易发展局的说法,本港今年除了受制于疫情的经济冲击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擡头,还有土地供应不足和人口老化等内部挑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左右着香港未来的发展,可是它们其实一直都是本地政坛知而不行的老问题。
参考榜首国家分平分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年报》今年香港“政府效率”大项排名虽然维持榜首,但当中的“社会框架”小项排位却仅得第34名,这环节所评分的因素包括公义、人口老化程度、政治稳定、社会凝聚力、坚尼系数、收入分配、性别平等、言论自由等,大部分正好就属于港府表现长期为人诟病之处。
本港内部存在发展樽颈,对外的吸引力自然亦会逐渐消退。譬如《年报》之所以将香港“经济表现”排位列在较后的第30位,原因之一正是当中“价格”小项居然排到接近包尾的第63位,而ECA International同日公布的《生活成本统计》研究指出香港蝉联全球外派雇员生活费用最贵城市,刚好足以佐证此点广受国际关注。若然港府不主动创造理想的宜居和工作环境,这不但港人会令生活百上加斤,也会令外地人才不愿来港定居。
最后再看《年报》排名在本港化前的国家,它们的社会制度无疑有值得借镜之处。像是港府时常强调简单低率制的优势,但瑞典、丹麦和挪威这些北欧国家的税制不但复杂且有更高税率,惟此却未拖累其竞争力排名。这些国家的共通点是执重政府在资源再分配的功能,从而解决市场失灵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故港府除了解决人口老化、土地不足等问题,更可以向北欧国家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