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不能管中窥豹
“六四”事件至今32年,当年中共的决策者多已离世,中国、香港与整个世界的状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逾半个甲子已过,这一页历史的阴影仍然难以走出。内地仍然很忌讳公开谈论相关问题,官方至今尚未平反“六四”;香港人心中仍有一根“六四”的刺,一些人更因此而拒绝再认识中国,包括它在“六四”后的变化。
当年中共对“六四”错误的处理,无疑影响着香港人对中共政府的认知。“六四”后的移民潮便反映了香港人对中共政权的忧虑和不信任。但又正如一些人移民后选择回流香港甚至中国,社会和历史在演变,内地的政治及社会环境在这32年间也一直在发展。
非合理化但要全面评价
随著前年7月前领导人李鹏逝世,支联会成立之初要求下台的邓小平、杨尚昆和李鹏三人全皆作古。支联会当时仅用“把权力移交红二代,造成了今天官商勾结,金权政治”几句话总括近年大陆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公平和不客观,没有看到中国大陆近年的发展全貌。这并非意味后三十年的发展可以合理化“六四”事件,但若真要评价这些人的历史功过,就不能只看部份。
另外,“八九民运”提倡“保障新闻自由”、“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等,要求政府“严查官倒”与“清除腐败”。32年过去,这些领域在内地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例如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多名党政要员遭到查办落马,数以万计的官员遭到法办。“清除腐败”不正也是当年学生的主要诉求?这些都应该被正确评价。
坚持平反但不失于偏见
在许多人心中,中共至今尚未平反“六四”,心结因而无法化解。香港人半个甲子以来坚持要解决“六四”事件留下的问题,包括用行动慰藉遇难及受害者家属心灵,官方重新评价相关史实,这份坚持值得肯定。但就算如此,当我们评价中国大陆时,也不能将其视为全部,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强劲,人民生活质素提升、个人权利增加、法治水平显著提高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随著实际政治及社会环境的变迁,我们要调整对内地国情的认识,而非任由偏见愈来愈大。
香港纪念“六四”的活动早几年曾受到本土派团体影响,2015年更有大学生代表在维园烛光晚会上焚烧《基本法》,这显然是对纪念“六四”的政治扭曲,“港独”势力甚至借此来煽动对整个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反感,荒唐至极。藉著“六四”来政治反中肯定非当年“八九民运”参与者所乐见,亦不会获得“六四”在港纪念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