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市场特朗普单挑中国 贸易战打的远不只是关税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原本开辟多条战线,对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但随着美国股市暴跌、债券市场动荡、投资者恐慌,国会山庄的共和党人开始抱怨,“第一老友”马斯克施压,特朗普临时临急转軚,暂缓10%以上的高额关税90天,只对中国加码至125%。

特朗普周末还在佛罗里达打高尔夫球,把市场动荡当成小事——直到债券市场亮红灯。“债券市场很棘手”,他在周三承认“人们开始有点不安”。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金融危机即将来临的警告,特朗普当然不会听得进耳,但其声称看了摩根大通行政总裁戴蒙(Jamie Dimon)的电视访问,担心若不调整关税,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不管这次急转弯是屈服于金融市场,抑或早有预谋要“单挑”中国,中美贸易额一年高达7000亿美元,单是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25%,已经是再推高这场经济对决的成本,而且没人知道后果如何。

上世纪胡佛和尼克逊政府两次关税,其时的美国经济体量以至环球贸易关系都不可以与现在相提并论。经济理论只是猜测,美国联储局应该降息以避免衰退,还是加息以对抗通胀,恐怕连鲍威尔也拿不定主意。美国股票市场在周三应声反弹之后,周四开市又再下沉,说明了投资者始终担心特朗普不罢休、中国再反击。

贸易不只商品 还有服务贸易

正当关税战打得正酣之际,拜登政府的对华旗手坎贝尔(Kurt Campbell)和杜如松(Rush Doshi)在《外交事务》刊登文章,指出美国如今自大地低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生产总值已经达到美国的七成,制造能力是美国的两倍,主导了电动车与核技术,专利与顶尖科学论文数量也是领先。他们认为美国百年前靠规模超越英国,如今中国正在重演这一幕。

事实上,早已去工业化的美国原本在其他经济层面具有优势。须知道贸易从来不只是商品,也包括服务。由软件、金融到专业服务,美国服务贸易顺差达2950亿美元。对于美国,微软与摩根大通比起福特更加重要,海外市场甚至超越美国本土。特朗普打的关税战却只集中在万亿美元规模的货物贸易逆差,换来的还击手段却是将服务贸易拖入战场。不只中国发出旅游警告,并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欧洲也考虑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

旅游服贸未跑出 香港要适者生存

同样早已去工业化的香港,贸易逆差一直维持在4000亿元水平左右——这里说的只是商品贸易。在服务贸易方面,我们一直维持着顺差。以经济生产总值的服务输出减输入计算,顺差虽然从疫情中回升至去年的1440亿,但比起十年前的2560亿还是低了太多。如果不是金融、物流、科技等非旅游服务出口支撑着,数字更堪忧虑。去年过夜游客人均消费5490元,不过夜旅客1235元,分别较2014年跌31%和49%,这还未计物价通胀。外地人在本港的消费由十年间由2990亿元跌至1810亿。

如果特朗普维持对华高额关税,中美贸易只会断崖式下跌,服务贸易同样会成为新战线。我们的出口虽然有韧性,但旅游业开始积弱,与启德体育园这几天的热闹形成对比。不管是Coldplay演唱会抑或是曼联访港,关键是对我们的经济注入多少动力。单是两日演唱会已吸引了逾万名内地乐迷南下,是否意味我们可以重塑旅游业,瞄准高端市场,逆转日渐萎缩的游客人次和消费额?随着成本上升,消费者准备勒紧裤头。北京已经为此全面部署,我们能否适者生存?